八月初一,从京城出发半个月后,大军抵达了大同。

八月初二,有个本该死了的人出现了。

前几天,宋瑛与朱冕战死阳和口,那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躲在草丛中活了下来。

他与王振交好,匆忙前来汇报战况。说的都是大实话,绝对不能再往西北走了,真会死人的。

眼前无路想回头。

直到此刻,王振终于慌了,想要往回退。

从不论死活地往前冲,变为往回撤退,只是在短短一天之间。

朱祁镇做的军事决策就像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御驾亲征如此,退兵撤退亦是如此。

撤退也好。

新的问题又来了,决定走哪一条路线非常重要。

郭登联络上曹鼐、张益,建议从走紫荆关撤退。

郭登,明代开国功臣郭英曾孙,也有说是孙子。

不同的史料对其辈分的记录有冲突,但对他的实战功绩记述很清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的那年,郭登被授予勋卫,正式入朝。

正统七年(1442年),他开始跟随时任兵部尚书王骥出征西南,参与到了麓川之役中。正统九年,又出征云南。

此次,郭登作为都督佥事参将,辅助刘安镇守大同。他对这片区域的了解颇深,给出的建议却被否决。

史料记载,朱祁镇选择走蔚州,因为“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