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是受到王振指使,而这样荒唐的判决也是出自王振手笔。

如此断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民愤四起,官员们也联名上书。

于谦是什么样的人,那是有目共睹的。

永乐十九年,他取得进士入朝为官,曾随朱瞻基平定朱高煦的谋反之乱。

后来任职江西巡案,平反数百起冤案。

再后来,巡抚河南山西,兴修堤坝、剿灭盗贼、助力当地农事等等,为官清廉,颇受百姓爱戴。

这样的官员怎么可以因为王振的一己之私就被判死罪。

所谓的罪名也根本不成立。于谦推举的王来、孙原贞,都是贤能之辈可当重任,压根就没有胡乱举荐。

王振被逼退一步,编造借口说他搞错了,是以前有个得罪他的人与于谦同名同姓。把于谦的死刑改为了囚禁山西。

这难道是公正判决了?

必定不是。

百官再次抗议,百姓联名在宫门前上书,周王、晋王也上奏请朱祁镇决断。

在重重压力之下,朱祁镇不能再视而不见,只能释放于谦,让他官复原职为巡抚。

于谦案看似平息了,但乱象已经黯然滋生。

朱祁镇没有反省,他对于官宦的放任仍在继续。

正统十二年,闰四月九日。

喜宁看中了英国公张辅家的一处田宅向其索要,张辅当然不会给。

得不到就毁掉。

很快,喜宁让他的弟弟与自净家奴去砸毁那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