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上任帝王决定谁继位,那个被指定的继承者就能稳居宝座,否则怎么会有玄武门之变。

朱棣在心里默念着能者居之,而瞧着水镜的目光隐隐不善——这东西坏得很,或许会暴露他心底的不甘。

水镜内的影像在继续,丝毫不因观影者的喜恶而改变。

【对于七下西洋,说是追溯到朱标之死,因为还能有一种王朝发展的假设。假设朱标身体健康地继位了,他会与judy一样做出这个政策决定吗?

以下仅仅是个人看法,朱标很可能不会如此大力宣扬大明国威于海上。

朱标是由朱八八精心培养,做了二十五年的太子。与后来的清朝康熙与胤礽父子反目两废太子截然不同,大明这对天家父子的关系很是融洽。

融洽,需要双向奔赴。即便朱标对于洪武帝的治国理念不能说百分百认同,但也会吸纳七成思想。

朱八八想派人大规模下南洋吗?

在他的时代,恐怕没强烈的想法。虽然他一手成立的水师很强大,但对民间实行了海禁政策。

同时,《皇明祖训》里还列出十五个不征之国:朝鲜国、日本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

这里说的是不主动征伐,如对方有反叛之心,不可能任其肆意作乱。

为了便于大家认识,这里放一段古今地名地图集对比,还有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感兴趣可截图。

图1——图10jpg

严正声明:放两分钟图片,不代表我在水视频啊!

如图其示,不征之国之中很多都在郑和下西洋的范围内。

肯定有人说,不主动攻打,不意味不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