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初略》、《野记》、《凤阳新书》中分别提及了与明教的关联,还有阴阳五行的阐释。

吴晗提到,朱元璋建国手下主要有一起打天下的军队以及后来儒生团体。

使用大明为国号,让两方都满意。手下的军队部分与明教有关联,而儒生们认为大明应和了朝日夕月的祭祀古礼。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论一致都是觉得大明很好。

~~

另,明朝建立后,对于民间秘密组织明确禁止。

《大明律》:“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若军民装扮神像,鸣锣击鼓,迎神赛会者,杖一百,罪坐为首之人。里长知而首者,各笞四十。其民间春秋义社,不在禁限。

——

——

文中系统第一次跨时空投放视屏,没有全面完成语音切换功能,但字幕切换到当前王朝的繁体书写上。因此,朱八八不能听懂视屏语音,但基本能看懂字幕。

不用担心看不懂行文,能连蒙带猜能猜出来。

明朝行文与现代相近了。

贴一段朱元璋圣旨内容做例子:“那海东高丽国王那里,自前年为做立石碑祭祀山川,飞报各处捷音及送法服,使者重迭,王好生被暑热来为那般。我想着限山隔海,天造地设生成的国土,那王每有仁政,管抚的好时,天地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