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虽然不知道徐卯刺杀吕青的动机,但从时间上来看,很可能就是要阻止他正式登基。

萧云铠挠了挠头,“照你这么说,咱们现在首先要决定的,就是救还是不救?”

“少卿……怎么想?”明天就是二十八,顾念心里着急那些无辜村民的命运,却又不知道年深到底什么想法,只能开口询问。

年深眉峰微沉,屈指轻叩桌案,履雪殿内一时只能听到那张榆木桌案‘笃笃’地声响。

杜泠也转头看了过来,刚才回去他们就在抓紧时间收集消息,他现在也不清楚年深准备怎么办。

老实说,麾下现在在长安城,就是龙困浅滩,徐卯的刺杀计划如果成功,长安城必定会陷入混乱,他们届时正好可以趁机离开,只要回到镇西军,那就是游龙入海,谁还能奈何他们?

徐卯的计划就算不成,以吕青残暴多疑的性格,必定要赶尽杀绝。为了搜捕和清除他的余党,吕青那边肯定有一段时间好忙,到时候,他们这边的压力也可大大减轻。

也就是说,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对他们来说才是最为有利的,就算退一步来说,徐卯万一真的取消了刺杀,对他们而言,也不过就是维持现状而已。

相反的,他们如果在这个时间点贸然搅进去,吕青反而说不定还会怀疑他们跟徐卯是一伙儿的,得不偿失。

只是对长安城的百姓有些残忍。

徐卯失败的话,搜捕余党的动作势必会在长安城内引起一场腥风血雨,即便真的成功了,长安城也会成为多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兵祸不断,到时候烧杀抢掠,长安城的百姓……恐怕就苦了。

沉吟片刻后,年深只说了一个字,“救。”

“麾下!”杜泠忍不住出声,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错过的话,下次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年深淡淡地扫过来一眼,杜泠立刻收声,神情严肃地行了个叉手礼,“是。”

感觉到杜泠反对的意思,顾念疑惑地看了过去,难道阻止徐卯的这次刺杀会对年深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杜泠默默垂下眼皮,避开了他的目光,明显不欲多言。

虽然已经决定要救,怎么救,如何救却依然是个问题。

萧云铠建议等到天亮城门一开,他们直接拿着那支珍珠簪去找吕青,让他自己定夺。

杜泠不同意,觉得吕青未必会信,甚至可能会怀疑他们在陷害徐卯,徒增猜忌,浪费时间。

他的建议是直接赶到吕青身边,贴身保护。徐卯如果有所行动,他们再拿出字条也不迟。到时候自可说拿到时情况紧急无法辩明真假,贸然说出怕影响斋醮大事,便赶去保护,以防万一。

徐卯如果没有行动,他们也能以担心吕青登基前的安危为由在他面前卖个好,进可攻退可守。

听了杜泠的分析,顾念才大致明白了他之前反对的原因。顾念还没有见过吕青,从书里对这个人的侧面描写来看,大概有些暴厉恣睢,色厉内荏。他对待林安一派和清凉观周围的百姓,能毫不留情地举起屠刀,却在三年多后契丹大军来袭时,不敢当面一战,直接望风而逃。

以眼下的状况来说,的确是杜泠的办法更为稳妥。年深却依旧选择了冒险救人,与吕青相较之下,这个选择愈发显得难能可贵。顾念忍不住看了年深一眼,心里不禁对他多了丝敬佩之意。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紧迫,他们没办法打听到清凉观斋醮更为具体的流程和状况,更无法查清楚徐卯的刺杀计划到底要如何进行,不能提前进行有效的布置,只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被动‘防守’。

“你回去休息吧,明天的事情交给我们。”年深见顾念的哈欠一个接着一个,便想让他回去等消息。

“不,我跟你们一块去。”顾念立刻摇头,这种时候,他就算回去也睡不着啊,还不如跟着过去,看能不能帮上点什么忙。

年深不禁有些犹豫,顾念视角独特,查案时就常能发现些他们注意不到的地方,现在斋醮那边的具体状况不明,面对这种不知道徐卯到底会从什么地方下手的状况,带他过去说不定真能起到什么作用。

但另一方面来说,顾念完全不会武功,万一出现打斗的状况,杜泠和萧云铠都能应付,顾念到时候别说保护别人了,自己的安危都会有大问题。

“带我去吧,实在不行跟你们转一圈之后我就在外围待着,不去吕青身边。”顾念眼巴巴地看着年深。他大致猜到了年深的顾虑,刺杀是奔着吕青去的,离得远些的话应该就不会被波及到了。

“好吧。”年深受不住他的眼神,目光偏了偏,勉强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