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这点对士兵们无异于意外之喜,别提多高兴了。

回到家跟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们一说,半年后,春种结束,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服兵役了,结果没等当地官吏下去挨家挨户,这些人就齐了,而且一个不少。

奏章递到宣室,刘彻是无语又想笑。

像他前世这个时候虽然依然打了胜仗,可百姓一听“兵”字,都恨不得躲进深山老林里一辈子。哪像现在这样。

朝廷辖区内的百姓生活越好,封国的百姓就越羡慕,羡慕到极点,自然是想法设法逃过去。

早几年朝廷辖区内的百姓只是有一点点好过,那时有人从封国搬出来,只要不轻易被找到,封国王爷也懒得管。

搬到地方,地方有税收压力,自然也乐意多写人口。只要不是留民,来一个收一个,来一家收一家,立马给换了户籍。

近几年朝廷辖区的百姓生活非常好,没立功还有赏钱,天灾不用担心,朝廷赈灾可能比他们地里收的还多,自然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搬出去。

搬的人多了,各国王爷就管的严了,有人还向刘彻上奏。自然不能说实话,就说跟他们相邻的郡太守,居心不良,拐他们的百姓。

刘彻也不嫌人少,这样的奏章都懒得收起来,嫌占地方,令侍从点个火盆直接少了。

朝廷不管,各地郡县长官自然跟以前一样,来多少收多少。

各国王爷一看皇帝连装都懒得装,只能靠自己——严刑峻法。

严刑峻法等于啊。

可日子也不是真就过不想下去,自然没人敢反,也没人想反,怕丢掉性命。

不能搬走,又不甘心,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