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谢谢夸奖!”卫莱转向百姓,高声说,“安静一下,安静一下,我跟这位大人商量了一下,剩的多你们平分,要是剩的少,每个村平分一些,有了种子,来年家家户户都能多些收成。”

围观百姓从未想过他们也能种皇家精心培养的庄稼,别说一个村一些,一个村一棵对他们来说也是意外惊喜。

这些人毫不犹豫的大声答应下来。

卫莱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压低声音问:“看到了没?民心就是这么简单。”

刘彻看到了,却觉得这些人目光短浅,不降服匈奴,他们种再多红薯也是枉然。

“小恩小惠!”刘彻冷哼一声。

卫莱:“他们也没想过建功立业,所求不过一日三餐。错了,是两餐。你们这儿的老百姓真可怜,我们那儿都是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城里到处十二个时辰不关门的饭馆,三更半夜也能吃到热乎乎的。”

刘彻瞥她一眼,“你信吗?谁说过谁那里刚全面脱贫?是你吗?要不要我帮你回忆一下?”

卫莱很想送他一记白眼:“还是我帮你回忆吧。我说的脱贫是指家里孩子上得起学,有存款,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这次记住了吗?”

刘彻记住了,但他不信,大汉休养生息这么多年,人口比未来世界少那么多,也没能解决吃的问题,更别说温饱。

卫莱只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后悔没在玉佩空间里存个装满了纪录片的手机和充满了电的充电宝。

要知道等待她的不是末世,而是穿越,她就,就——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卫莱:“你过二十年再修建章宫,我保证京师方圆五百里见不到一个乞讨者。那种不务正业,败光家产的除外。”

“二十年?”刘彻乐了,“你真会变着法的劝朕。怎么不索性说三十年?”

卫莱实话实话,“我也想啊。可是做人不能太贪,要懂得循循渐进,否则什么都干不成。”

“你还好意思说出来?”刘彻倍感无语的转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