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百姓不认“黄老”,也不关心“儒家”,只认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人。那人是淮南王,他们就向着淮南王。那人若是皇帝,他们就拥护皇帝。可没空关心皇帝跟谁,还是又要算计他舅舅。更不会在意皇帝几岁,会不会处理朝政。

老百姓的心思,幼年日子清苦的窦太后比重活一世的刘彻要懂。窦太后看到地里的犁、耙、耧车,仿佛看到了百姓的笑脸,群臣山呼陛下英明。

窦太后心底的最后一丝希望化为乌有,这些日子强撑着的精气神散去,眼眸中的神采也随之消失殆尽。

王太后露出担忧之色,暗暗给刘彻使个眼色。

刘彻不想变得跟从前一样,他就不能心软。他今日对窦太后心软,明日他母亲就有可能变成“窦太后”。

刘彻明知故问,“母亲和祖母累了?”不待二人开口,命人送她们回去。

儿子态度强硬,王太后以往还能数落几句,而今一想到田蚡,不光没了立场还心虚。王太后叹了口气,无奈地登上来时的马车。

刘彻吩咐春陀:“这些犁、耙、耧车送往北门和菜市口,让百姓看清楚瞧明白再拉回来。”

春陀小声说:“城里有封国王爷的人,不止淮南王。”

这点刘彻知道,“百姓问起来,只管说朝廷为天下百姓做的,以后还有别的。”

春陀觉着他主子没能明白,“有可能查到上林苑,陛下这些日子去的次数格外的多。”

刘彻陡然惊醒,现在的他不是二十年三十年后的他,想去哪儿去哪儿,在甘泉宫住上半年也无妨,更别说多去几次离城较近的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