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如果是现代,那就简单了,随处可见的泡沫箱,经久耐用,价格低廉,是城市种植里,非常常见到的种植容器。

明霞搭建种植槽用得是最容易寻找到的材料——竹筒,麻绳和碎石块。

她手艺还算不错,最后成型的模样,颇有一种古朴的风韵,错落有致的围绕在她的小院周围,给这座半山腰的小院平添了几分清雅闲逸的气质。

每个种植槽大概四十到五十厘米高度,直径也在五十厘米左右。放足底肥,倒满土壤,足够一株藤蔓类的瓜果豆类生长了。

就像香瓜,甜瓜,小南瓜,番茄,,豆角,黄瓜都能种在这样的种植槽中。

当然,因为从山下运送土壤到山上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明霞搭建的种植槽有一部分是空的,只等填上土壤,就可以把种苗移进去了。

除了这些之外,明霞在山上种得最多的其实是另外一种植物。

一种如今无人知晓,但在几十年后超市里十分常见的蔬菜。

它耐热,耐旱,耐湿,根系发达,不需要经常灌溉,对土壤适应性广,不择地力,有肥料自然生长茁壮,但野生也也能收获不少果实,果实可食用周期长,采摘十分方便。

明霞绕过一块山岩,在两块石头的缝隙处找到三棵斜着长出了的黄秋葵。宛如大巴掌的翠绿叶片在山风的吹拂下摇摆,一点也没有因为生长环境恶劣而长势不佳。

这个石缝大约有一米五长,缝隙只有三厘米宽。这种地方谁也想不到能种东西,但明霞考察过后,发现这条缝隙其实距离山体的土层并不远,而且位置向阳,采光条件不错,只要再多填点土,种上三棵黄秋葵完全没问题。

于是她两个月前,往石缝里移栽了三棵自己育种的黄秋葵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