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明霞在这里坐了这么久,可没见董小文招呼她喝水,可见待遇差别还是存在。

“不了,不了,我们今天带苦梨干和成熟的苦梨膏下山,董阿姐帮我们算钱吧!”阿佘族的男青年不是太喜欢笑,说完抿着嘴唇,显得很文静。

“周站长前两天刚跟我交代呢,你们的苦梨膏,前阵子县供销社的领导说了,一罐子又给涨了一块五毛钱,我今天得按新的价格给你算。”董小文也不管毛衣了,从柜台下的抽屉里,扒拉出一个牛皮纸的记账本和一把钢笔。

阿佘族的青年男女脸上也不意外,矜持地点了点,解下身后足足比明霞那个打了两倍的竹制背篓,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拿出来。

九个大竹筒的苦梨膏,还有两袋应该是苦梨干。

“啊呀,阿依蓝实,你上次拿来的像是白色骨头的药还有吗?我爹磨了粉敷腿疼,效果太好用了,现在快用完了。”董小文拿着钢笔,一边在牛皮本上费力地写着几个字,一边问道。

“医婆这次没给我们呢!”阿佘族的男青年摇了摇头,说道。

那为阿佘族的女青年显得更活泼一些,她笑嘻嘻地说道:“做玉乐骨子的原料,可难找了,要用到三条山精鱼呢!”

明霞听到熟悉的名词,耳朵都要竖起来了。

“啊呀,阿齐山水,可得帮我留意着,我爹腿上的老毛病,用了那么小一块,已经好了大半,就等着后面继续治呢!”也难怪董小文对阿佘族这两位青年的态度那么好,原来如此。

“行呗!”阿佘族的女青年捋了捋自己长到腰间的麻花辫,应了一句,然后也不管结账的事情,满心欢喜在供销社的柜台前逛了起来。

“原来的一份是十三元,现在一份十四元五毛钱,苦梨干一斤还是一块五,我称称看多重。”董小文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几下,把价格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