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有点意思。

他昂首问:“如何才能愿者上钩?”

“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扶岚把他手里那张画卷了起来,放在摊子上的一个角落,“三月之内若能见良玉生辉,名骥抖擞,自能上钩。”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那胡子拉碴的人继续追问,“我为飞蓬,可有风势?”

站在一旁的楚云澹看着扶岚一个劲儿地给他使眼色,笑言:“若天时地利人和,好风凭借力,有何不可?”

那头发乱糟糟的人从地上站起来,一拱手,叹道:“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啊。”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扶岚眼里带着笑意,“先生有鸿鹄之志,这画便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

……

这便是第一卷 里极其有名的【因画得贤】。

而那个举止怪异的中年人,三月之后入了楚国的朝堂,在楚帝楚云澹死后,又成了楚国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向楚尧效忠。

那时的扶岚,是人人称赞的少年天才,远不是现在这般让人噤若寒蝉的模样。

第65章 玻璃碎片

◎“我在一旁看着,你们再烧一次。”◎

祝凌逐渐回忆起了第一卷 的内容,越回忆,她就越生疑。

自楚云澹死后,他的儿子楚尧继位,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处境确实艰难,但却并非到了绝境。

可扶岚行事作风却与他曾经天差地别,讲求一击毙命,斩草除根……实在是太过于急迫了。

就仿佛……

一切都要来不及了似的。

来、不、及。

祝凌忽然想到另一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