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最后顾念在扳指和一种常常被人收在锦袋里做印鉴的指环找到了灵感,决定合二为一,做个霸气的印鉴扳指,这样既能当作信物,也能做个城主私章什么的,一举两得。

他千算万算,没想到的是,腌酸菜之类的事情虽然推出去了,但刚画好印鉴扳指的草图,就被墨青拽过去研究上次说的那几件医疗器械了。

产钳的部分问题不大,听诊器和输血器材就比较麻烦了,没有橡胶,做不成软管是最大的障碍,他们让人用牛筋、羊角、纸浆等多种材料试了一圈,结果都不甚理想。

顾念隐约记得有些植物可以替代橡胶,但具体的他不太记得了,而且此刻已经接近隆冬时节,他们就算想遍寻百草来做实验,也没机会。

听诊器暂时做了个纸筒式的简易版本,输血器材的部分,则以弯角针头的方式来适应上面的硬管,至于软管的部分,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这个冬季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悠闲,最起码对顾念他们一众人来说完全不是。

顾念和墨青忙着弄这些医疗器材的时候,夏初、方天忠以及韩啸等人正在忙着带领城内的百姓腌制酸菜,将做好的山果罐头入库,酒铺、纸铺等作坊的日常管理,盐田冬天产出较差,便暂时放了假,正好将那部分人手调到油坊这边用新进库的大豆榨油,最后再汇报到墨青那边,仓库以及一众作坊的日常管理,被几人安排得井井有条。

秦染一面在坐镇药肆,一面在编纂《防病培训手册》,他原本只想写些关于防治天花和种牛痘的内容,后来又综合着跟顾念探讨的内容,加入了日常洗手消毒以及一些遇到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措施。考虑到这本册子的受众都是百姓,为了让内容浅显易懂,他尽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文字描述,又空下篇幅,准备让顾念配画大量插图。

莫寒礼、井生以及秋浓渡的掌柜负责盘点核算城内各作坊铺子的账目,尤其要特别理清海盐这一年的具体收入,另外,他们还要负责对来年各项需要贩售的货物种类、数量以及需要从外面采买的各种日常物资做好规划。

年深和叶九思、杜泠等人也没闲着,轮值之余,都在讨论后续的攻城计划以及兵力部署问题。

为了迎接来年,整个渝关城,就如同一台上了发条的巨大机器,各个部分都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等顾念这边医疗器械暂时告一段落,秦染需要他画插图的那本册子就送了过来。他马不停蹄地画完,年深又带着他和叶九思等人研究好的攻城计划找他和墨青‘开会’。

顾念对打仗的部分并不太擅长,甚至还有些头疼。老实说,要不是涉及到后勤保障以及武器制备供给等问题,他甚至更愿意帮叶九思的如意楼多研究两个推广豆油的菜色,而不是研究沙盘。

年深他们商量下来,初步决定明年春天和安番军联合,一个由斯州向东取丰录,一个由渝关向西取灰州,一举拿下沿燕山北面的一脉。这样的话,就能打通从斯州到渝关城的通路,让镇西军可以畅通无阻的经由安番军的地盘进入北地,一直以来困扰他们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

接下来,年深计划在四月下旬挥师北上,一鼓作气速战速决,拿下岚城、锦州、烈坛等地,吞掉方曜月九成以上的地盘,方曜星两成的地盘,将他们两兄弟都往更北边方耀日的地盘赶。

这样的规划,一方面是为了尽快将战线往北推进,将可以产盐的海岸线全部收入囊中,来年大量发展晒盐的‘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尽量不要影响百姓们的春耕,毕竟大豆也关系着他们来年的另一项‘事业’,榨油。

“这样步子会不会太快了?”顾念见年深转眼就在北边圈了一大片地出来,有些担心战线铺开会守不住。

“放心,这次之后,方曜月应该会被彻底击垮,不足为惧,我们到时候只要专心防守方曜星就可以。”年深会给顾念一个安心的眼神。

错觉吗?墨青狐疑地皱了皱眉,这两人的眼神怎么好像更‘粘’了?

“契丹人南下怎么办?”

“让安番军去吃他们的地盘。”年深手指顺着斯州丰录往东北契丹人的地盘画了道弧线,胸有成竹的道,“我们扛镇北军,他们扛契丹人。”

“这么说来,要是早走灰州和丰录这步棋,咱们岂不是早就可以北上了?”

“那也需要机会,现在能顺上,其一是咱们已经站稳了脚跟,其二是前些日子收到消息,安番军今年连番大败突厥,将他们赶去了草原更北边,所以来年有余力派兵来斯州这边,其三,凉州那边这几年也发展得不错,能分一部分兵力供给我们,”年深屈指在地图上敲了敲,“其四,鹤圣人搅浑水,破坏了方曜月和契丹人的联盟。”

“需要我们做什么?”墨青眉峰微抬。

“首先是守城的军备武器,尤其是火燧炮、千步弩、回回炮。到时候最北线的四个城池都可能面对方曜星的疯狂反扑。距离明年春天还有五个月时间,我们必须抓紧这些日子,作出够四个城池防守的武器。”年深修长的手指在锦州等位置一一点过,“其次是粮草,兵力扩充后,咱们立刻就会遇到粮食供给的问题。

春耕到秋收至少有半年时间,我初步算过,以渝关目前的粮食储存,大概可以支撑三个半左右,灰州和其它城池的粮食储备不明,暂时不计,所以开春之后,秋浓渡那边需要立刻南下采买粮食,同时再从凉州运一批过来救急。今年的收成如果好,粮食的问题才能暂时解决。否则采买粮食会一直是咱们的头等大事。”

“放心,这个问题应该还好,只要有了地,番薯绝对会给我们惊喜。”顾念信心十足地道。番薯这玩意可是解救饥荒的利器,不但兵卒,北地的百姓们以后也绝对不会再饿肚子了。

几人正在内堂关门讨论着,门口突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谁?”叶九思不悦地扬声问道。

“井生。”门外的井生应了一声。

“进来。”叶九思抬手用红纱盖上了地图。

井生推门走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封拜帖,递到顾念面前,“小郎君,北城门的门口来了个道士,带着两名侍从,自称是‘鹤圣人’,想要拜见您。”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