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兄嫂将信将疑地将狗子带回家,依旧安置在小乖的地盘。这金毛也奇怪,它进了村子以后,根本不用带路,轻车熟路地找到早已经翻新过的阮家大院,自顾自地趴回了小乖原本的“地盘”,让阮家夫妻啧啧称奇,也陷入了移情效应。

阮家夫妻还说,当初小乖在的时候,帮了阮嫂子好多忙,如今红孩儿大了,家里又来了个小乖,依旧是个带娃能手,二孩儿被狗子带的服服帖帖,日渐乖巧……

阮青梅越读越觉得莫名其妙。

怎么现在的狗都是带孩子的能手吗?她怎么觉得这么不靠谱呢?她是不是应该找时间和二狗子回家看看了?

……

三年后,杏花村。

盛夏燥热,人都变得懒洋洋的。

金色毛发的大狗子在院子里趴着,看起来像是睡着了。他的身边,四五岁的小孩儿枕在一边,嘴巴湿漉漉地,时不时吧嗒一声,吐个泡泡,手里还握着喜爱的玩具,却已经睡着了。

狗子金色的大尾巴状似不经意地一动,刚好覆盖在孩子因为睡姿不佳而露出的浑圆小肚上,像一条天然的毯子。

院门吱呀一响,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少年推门而入。

家中无人,少年却还是出声道:“小乖,我回来了,二弟呢?”

他来到金色的大狗子面前,却不是居高临下地俯视,而是蹲下身,一腿弯曲,如朋友般平视,甚至俯身和金毛额头相抵的蹭了蹭,像家人间的撒娇一般。而后他视线落在扒着金毛熟睡的二弟身上,不赞同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