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很好了,如果那个人还有一点点挂念他,应该知道他是平安的——虽然现在看来,他活着,对那人来说倒并不一个“好消息”。

阮青梅想了想,问道:“二狗哥哥家里原本应该是当地的望族吧?”

令荀一怔:“为什么这么说?”

“我记得,小时候韩婆婆花了银子送你去读书,你念了三天就回来了,还找先生要回了束脩,说不去了,先生教的你都会。”阮青梅笑眯眯地道,“我那时候特别高兴,以为你不去念书就能和我玩了。”

女主当时确实是那么想的,不过,二狗子才从书院回来,转头阮青柏就把女主送去了。二狗子是不用念书了,她却得每天去先生家报到。

后来二狗子大一些了,整日在地里,加上男女有别,和女主就有些疏远了。

小小年纪就读了那么多书,不可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更不要说令荀那一身矜贵气质,当了这么多年农夫都没磨去,还记得他第一次把刘海梳起来,她都看呆了,还纳闷这种人为什么没被选为主角,居然只是个npc。

令荀失笑:“说是望族也算不上,不过我祖父曾经是朝廷官员,我生父也是举人,后来因为残疾没能当官,家族也就没落了。我记得书房里有很多书,我很早就识字,所以没事就……就看书,读时不觉得什么。后来去了私塾,才知道先生讲的都是我会的。”

既如此,还花那个钱做什么,农家赚钱不易。

“哇,”阮青梅感叹,“怎么会有小孩子的兴趣是读书啊,二狗哥哥,你别是什么状元之才吧?有没有可能,我拉着你修仙其实是耽误你了。”如果是在治世,考个功名当个大官也不错,二狗子这样的人,肯定是个清流好官。

她也不介意当个官家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