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梅认为令荀天赋异禀,所以一点不藏私,一口气给他讲完了三册书,这样他万一哪天突然突破,也不用担心没学过后面的内容,慌了手脚。

——经过方才那神乎其神的一下,阮青梅认真这样担心着。

她教得认真,提出了许多新角度,还指出了书中几处她觉得不够全面之处,这让令荀越发心悦诚服。他自己钻研多时,却从未想过还有这么多思路,不禁觉得受益匪浅。

等到两人学得差不多,抬头一看,已是日暮时分,村里炊烟袅袅,陌上皆是归人。

“今天就到这吧,青梅辛苦了,讲得真好。”令荀微笑,眼中依旧一片清澈,完全没有一下子吸收了海量知识后的困惑和沉重。

阮青梅只觉得压力倍增,她生怕自己误人子弟,已是倾囊相授。她前几世修为最高也就到结丹,用不了多久怕是没东西可教了,不趁着二狗子筑基这段时间,加紧提高自己可不行。

“二狗哥哥,你今天回去就好好休息,不必再花时间想学习的内容,便是将今日所学都忘了也没关系,修行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是反复曲折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夯实才是长久之道。”

阮青梅一板一眼的叮嘱,像个一丝不苟的老学究,叫令荀忍俊不禁。

“是,阮夫子,我知道了。”

阮青梅满意地点点头,本想把书册也给他,又怕令荀太过好学,便只挑了其中一册最薄的给他,自己“放课”回家去了。

令荀心情复杂地带着那本他亲手抄写的《一百个筑基小技巧》回到家中,心中还对阮青梅的各种高明见解回味不已。

许是魔怔了,回到家后,他将那本筑基小技巧送给韩婆婆翻阅。

韩婆婆:“我的儿,这是什么,话本吗?”

韩婆婆的父亲是秀才,自己虽然没上过学,但也是能读书识字的。

“婆婆,这上面的内容,你能理解吗?你觉得多久才能吃透,三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