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韩国已经成了颍川,回家是不可能回家的。

原本的张良或许会有反秦的心思,可现在连韩非都成了秦国之臣,他又有什么放不下的?

秦国一统天下之势,所有大势力之主都能看得出,儒家当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法家、兵家更加受到重用,儒家决定把宝押在下一代。

张良投靠扶苏,一是因为和扶苏脾气最是相合,可以一展所学,二也是儒家的试探。

倘若秦国能够给儒家弟子做官的机会,给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那一切都有的谈。

事实上,嬴政已经在考虑“六部”和“翰林院”,一旦推行下去,别的不说,礼部和翰林院基本上就是儒家弟子的。

法家弟子入刑部、墨家和公输家弟子入工部、农家弟子入户部、兵家弟子入兵部、法儒两家弟子都能入吏部。

另有一点,便是嬴政已经决定要统一文字,“小篆”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板。

在旧有的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文字,并长长久久的使用下去,这是名传青史的大事。

莫说是伏念,就连颜路那种风轻云淡的人物,对此也颇为动心。

这种事情从来都是手快有手慢无,晚一步或许就没了名垂史册的机会,吕云澄还没去小圣贤庄,伏念就已经到了咸阳。

张良虽然还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欠缺的只是经验,学识方面的积累已经完全足够。

有张良出谋划策,再加上沉稳处事的蒙恬,李信的傲慢之心被压了下去,昌平君的谋划也尽数付诸流水。

不过楚国可不是好惹的。

项燕亲自挂帅,举全国之兵和秦军大战,同样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不求速战速决,不求奇谋妙策,就一个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