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二世而亡”是后世文人非常喜欢谈论的话题。

只不过那些文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内外环境、自身遭遇也都不同,各自的论点自然也不相同。

宋朝对外战争是个什么鸟样不必赘述,苏洵对于“岁币”深恶痛绝,以秦灭六国之事予以劝谏。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韩宇此时就是这种状态。

今日割一点土地,明日割一点土地,割来割去,新郑已经彻底暴露在秦国铁骑之下。

秦王政十七年,灭六国战争正式开启。

南阳之地为秦国所得,韩国无险可守,被打的节节败退,秦兵一战而下新郑,生擒韩宇,卫庄带着红莲离开。

韩地自此被改名为——颍川!

喜欢三国故事的应该很熟悉这个地名,荀彧、荀攸、郭嘉、钟繇、徐庶等贤才都是颍川人。

吕云澄也更加喜欢“颍川”这个称呼。

随着韩国破灭,韩宇被俘,韩非正式投入到秦国官场。

秦王政十八年,修养了数月的秦国铁骑再次开始攻城略地。

王翦带领一路大军直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遣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李牧带兵打仗的能力神乎其神,不仅挡住了秦兵的猛攻,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