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对呀。”珠锦说。

乾隆还想着收拾东西跑路,没想到就算回了皇宫,也未必能躲过去。他只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准备迎接亲爹的训斥了。

乾隆有一种强烈的直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雍正还是会过来找他的。雍正是个很极端的完美主义,一定会把他犯的错处拿出来讲。

乾隆怕自己落单之后雍正找过来,不敢离这两个孩子太远,抓紧时间思索这些年他的政绩,越是回想,就越安心。

雍正交给他的两项任务:平定贵州苗疆之乱、与准噶尔部议和,他早在乾隆六年就已经做到了。

黄淮水患,他也及时的拨款赈济灾民,两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清缅之战、大小和卓叛乱,他都解决了。如今大清国库充盈,土地辽阔,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他几次下江南的时候也都看到了。

他这个皇帝当的非常好,根本没什么错处可以挑。

想通之后,乾隆自信起来,像个考试得了满分的小学生,期待家长询问自己成绩,注意力转移,之前令他震惊的事情,也都放下了。

乾隆离开十七阿哥的帐子,告诉两个孩子自己还有事要做。又把搜寻山林的和珅和永琰喊了回来。和珅是他最信任的臣子,永琰是他最看重的儿子,这两个人都是能信得过的,只是现在还不能告诉他们,雍正的魂魄依然停留在世间。

乾隆嘱咐和珅和永琰看着点阿哥格格,别再让他们乱跑了。

和珅带着军士守在十七阿哥帐前,永琰亲自送珠锦回惇妃那里。

珠锦也知道雍正要找乾隆问责,她还没来得及告诉雍正自己的计划,有些着急地打量四周,没看到雍正的人影,便扯了扯永琰的衣服,“十五哥,我不想去额捏那里,你陪我到处走一走好不好?”

“只要你别跟十七弟似的,倒也不是不行。”永琰性格温和,很好说话。他让士兵们离远了一些,带着妹妹在柔软的草地上散步。

走了一会儿,他才留意到珠锦东张西望的,警惕起来,“十妹,你在找什么?”

第28章

蒲松龄是晚明时期出生的,康熙五十四年去世。他小时候有才子的名号,童试、乡试都是第一名,但是怎么考都考不中举人,一直到了七十多岁,国家友情赠送了他一个举人的名号。

他活着的时候籍籍无名,不足以进入当局者的视线,死了之后,所著作的《聊斋志异》大放异彩,不止后世的人喜欢,清朝和外国人都喜欢。

纪晓岚奉命编写《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并不是一本书,也不是四本书,而是三千多种图书的集合,几乎包揽了这世上能找到的所有符合清朝统治的书。

编这个书自然要找参考资料,纪晓岚编书的时候可以接触很多禁本,不止《聊斋志异》,还有很多其他人看不到的书,他都可能看过。

珠锦的心思被十五阿哥窥破,因为十七阿哥干的那事儿,根本不允许她到处乱跑,直接塞到惇妃那里,断绝了他外出找雍正的心思。

珠锦只好坐在床上发呆,思考一下纪晓岚是否真的能给雍正提供帮助。

“十格格,过来让章太医给你把把脉,我瞧着你今儿没什么精神,都不像往日那般爱玩闹了,别跟你十七哥似的,再生病了。”惇妃很关心珠锦,十七阿哥吓成那样儿,珠锦跟他呆在一块,保准也受到了惊吓。

她让莲香请了太医过来问诊,仔仔细细给珠锦看了一遍,连珠锦没留意到的不知在哪儿被野草划出的浅浅伤口,也涂上了药膏。

珠锦没想到这么一会儿没说话,就让惇妃担心了,她年纪小,话语也没分量,只好让太医诊治,又开了些安神的药,连带着十七阿哥的那份一起熬好,由莲香端过来,惇妃亲自看着珠锦喝了才放过她。

“好无聊啊。”她翻了个身,“额捏整日呆在帐篷里,不觉得无聊吗?”

“这儿与宫里也没什么区别,手底下这么多人陪着,怎么会无聊?我看你啊,就是在外面野惯了,都是被你汗阿玛纵容的。”惇妃也很无奈,要不是现在不在宫里,帐篷之间离得也不太远,隔不住声音,她真想拿出鞭子打了一下女儿的手心,让她长长记性,“也不瞧瞧现在是什么时候?外面那东西是人是鬼还不一定,万一要会伤人呢?你啊,还是好好安分呆着,收收心,过了这段日子再想别的。”

珠锦没有办法,只好留在屋里,跟惇妃说说话,看她刺绣。

也不知道是她天赋异禀还是别的什么,竟然越看越觉得舒服,有一种小学里玩颜色涂鸦的快乐,“额捏绣的真好。”

“你才知道啊?小没良心的,额捏给你做了这么多,竟然一个都没放在心上?”惇妃朝她嗔笑一下,抱怨道:“白瞎了额捏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