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以为文人们都不食烟火,也许他们对自己不擅长的事的确不食烟火,可是和读书相关的事,他们很少就没不清楚的。

就像竹笔的价格,很多人就算不用,也对竹笔有所耳闻,毕竟就他们身处的地方,竹子遍地都是,触手可得,随便拿东西一削,就是一根竹笔。

听他们这么说,卖竹笔的小姑娘并不怯场,只笑着打开篮布,露出里面码的整齐的竹笔,笑道:“公子,我们卖的竹笔可不是光秃秃的竹笔,我们的竹笔还有墨囊,可以储存足够的墨水,减少您蘸墨的次数,不仅如此我们的竹笔还有开关控制墨量的大小,不信您可以试试。”

说着直接把提前装好墨水的竹笔递过去,让客人亲自尝试一样。

客人皱眉接过,在小姑娘带来的纸张上随手一写,眉头渐渐舒展道:“心思确实精巧,确实可以控墨和增加书写时间,既如此那给我来两支。”

买完对方就带着墨囊竹笔离开,小姑娘目送对方离去,想到自己已经到手的两文钱提成,心里乐开了花。

之后也有不少人停留,大多数只是问问,买的人却很少,小姑娘依旧笑脸相迎、相送。

等到下午,街上行人渐少,卖辣条的哥哥姐姐们招呼卖竹笔的弟弟妹妹一起回家,在路上闲聊道:“今天卖了多少竹笔?”

“我卖了五支,能得五文钱,大哥哥的辣条呢?”

“辣条啊,今天卖了好几百文呢,不过我们的工钱都是月结。”

“啊,辣条居然那么挣钱吗,我也想卖辣条!”原本还觉得自己生意不错的人当即被打击的不轻。

“不行,你们都还太小了,还不是卖辣条的时候。”卖辣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