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这还仅仅是预赛,就已经激烈到扣人心弦,不愧是世界级名将的对决。

和已知结果的比赛录像相比,看现场直播果然更刺激,也更让人有想要上去搏一把的冲动。

不过这回,温随又对韩国刷新了认识。虽然之前也听席舟讲过韩国射箭的厉害,但当时他还对射箭比赛一知半解,也没决定进体校走专业路线,如今目标明确,更有兴趣想知道更多。

席舟用纸笔给他摆出数据,144支箭是射箭运动员单轮全能比赛的箭支数,单轮全能比赛成绩被喻为衡量射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金指标”。

“总环数1350–1399是世界顶尖水平级别,韩国这样的运动员人数是我们的4倍。而世界射箭历史上唯一一次达到1400环以上,是韩国射箭选手朴世珊。”

“跟韩国相比我们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人很少,有个很明显的数据,在周玲玲取得突破之前,1984-2004年六届奥运会的女子个人金牌都被韩国取得,而且,六枚金牌分别由不同的运动员获得,你觉得这说明什么问题?”

温随看着席舟笔下的数据,“说明他们厉害的人很多。”

“对,人才济济,而且绝不断层。”

席舟的语气有些许沉重,“像我们国家的周玲玲、江莹等运动员,那些年基本都是她们在打比赛。这虽然能表明几名老将一直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我们依然只能依靠老将,年轻一辈没有跟上。”

后来的暑假,温随的生活基本跟在学校无差,天天就是学习加训练。

若说有什么新鲜事,是箭馆新引进了一台“机器”。

“这是运动员竞技状态综合诊断系统,里面嵌入了肌电测试系统和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