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上纲上线教训他。

不敢怨恨爹娘,只能把满腹的不满全推到了妹妹身上。

要她还跟从前一样糊涂着多好。娘就算偏宠她几分,又如何?一个丫头片子,将来找个婆家嫁了。

眼不看心不烦。

日上三竿,饭菜快做好时,剩下的刚在自家自留地里忙活了一上午的其他乡亲们也陆续到了。

苗富贵带着五个儿子和女儿迎客。

李大军笑眯眯的望着站在中间的苗笙笙,“让你娘给我留好座了没?大叔今天可得好好吃你家一顿。”不容易啊,抠搜了半辈子的白翠花开窍了,听说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见生产队队长主动跟一个小姑娘打招呼,众人的视线也跟了过来,见到大好的苗笙笙自然是热情的夸赞了一番。

小姑娘病不但好了,人也比以往精神了。这模样,未来的苗家村村花啊。

苗笙笙急忙冲着李大军点头,“给您留了最好的位置。”其实就李大军不说,他去谁家作客,谁家不得拿他当座上宾好生招待?

不说他是生产队的一把手,就冲他当年的事迹,村里人也不敢怠慢他。

否则要被戳脊梁骨的。

跟在李大军身后的许向东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苗笙笙。吐字清晰,答话有条不紊,看来是真的好了。

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苗笙笙却没注意到他,一心放在李大军这位人生颇带几分传奇色彩的人物身上。

听说他年轻时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战场上打死了好几个小鬼子,被军队领导多次表扬过。

复员回来后,家里给张罗了一门亲事。

李大军别看性子大大咧咧,但对媳妇呵护有加。夫妻俩日子过的那叫一个和和美美,羡煞旁人。

结婚的次年,妻子便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不幸却突然降临在这个和乐融融的三口之家。

那一年村里的粮仓半夜失火,李大军发现后立刻叫醒了炕上的老婆孩子,让他们母子俩小心点儿,随后便单枪匹马冲去了火场救火。

生产队的粮仓正好挨着他家房子,李大军去得及时,粮仓的火很快被扑灭粮食得以保全。

他的孩子却没了。

原来他媳妇怕火势蔓延过来,着急忙慌抱着孩子往外跑,被门槛绊倒。

倒下时尽管她拼命护着儿子脑袋,孩子的头还是磕在了刚硬的墙角上,石灰的。

有些时候命运就是这么不公,事情就是这么赶巧

虽然李大军立刻借来了自行车把孩子送医。

可孩子太小了,伤势太严重了。去卫生所的路上,鲜血染湿了他的衣裳,那双曾经保家卫国的大手使劲按着儿子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