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没有。

元阿笙放手,勾着他肩膀继续往前。

步履轻松,一脸恣意。

“你再听。”

“诶!是大头!”

“是吗?”元阿笙掏了掏自己的耳朵。这次换他聋了?

“大头啊。我们在这儿!”豆儿听到小伙伴的声音,直接撒了欢。

“傻阿笙!”

元阿笙莞尔。他也听到了。

不过豆儿这么一喊,怕是都知道他回来了。

可他不知道,早在他进门的时候,就已经有丫鬟去告诉元家的主母常嘉了。

当天中午,元阿笙与元家话事者一起坐在了饭桌上。

元走春坐在主位,见元阿笙,他给他投了一个略显感激又幽怨的眼神。

元阿笙不明所以。

不过元走春是个心大的,其后便只管着他自己的那张嘴吃着。

他身边是嫡母常嘉。

他俩两侧,是养在常嘉膝下的两个儿子。大少爷元至茂、二少爷元至泓。再下一个,就是他元阿笙。

对比这名字,就知道他在元家有多么不受重视。

他这辈子,原身也叫阿笙。

但是阿笙这名与元家人无关,这是原身幼时,带着他的奶嬷嬷喊着喊着叫出来的。而自己那个,是亲奶奶叫出来的。

不过收受不受重视,这些对元阿笙来说也不重要就是了。

元家规矩多。

嫡母常嘉父亲是礼官,自己也坚信“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一顿饭,大家都知道是带着目的吃的。自然是食不言,早早吃完的好。

元阿笙食不知味地吃着。

在云潇院过久了,确实不喜欢这种有些许压抑的吃饭活动。

而且元府的这些菜色,虽然比大头他们吃得好些,但是也好不了多少。

两肉,四个素,一个汤。

菜色普遍很素。

元阿笙看了,心思转了几圈,忽而心底一叹。吃饭的怨念少了许多。

元家本就不是大富大贵之家。

但是元家的日子虽然难过,可嫡母从来没有想过把大头他们、包括以前的自己这些元家老祖母捡回来的,又被她查过不是元家种的十几个孩子赶出去。

白养着,已经不错了。

豆儿以前是小乞丐。这十几个孩子大多和豆儿也一样,也无家可归。

放在这个冬天,去善堂凑合着能活。但是还是比元家差一点点。

这嫡母,有时候又与想象中尖酸刻薄的模样不一样。

这般想着,饭也吃到了后半段。

两碗饭下去,元走春快速放下筷子。其余人也跟着放。等他走了,众人又吃了一会儿才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