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切斯特先生,下午好。今天的天气真不错,碧海晴空,海风徐徐。”

罗切斯特瞧了一眼马龙,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对方。

马龙努力微笑,其实他很不擅长与不熟悉的人交谈。

即便半年的同船之行,与船上人混了一个面熟,但也仅仅是面熟,还是觉得一聊天就聊死了。

这样不行!

身为记者居然因为与陌生人讲话就局促不安,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那还怎么搞采访。

马龙一个劲地自我打气,既然知道短板就要努力克服。

拿罗切斯特先生当练习工具,至少这位不似教授们会对他长篇说教或当场训斥,最多就是不想搭理他。

其实,格兰特船长挺和善的。

奈何他是苏格兰人,毫不掩饰更亲近苏格兰人,而非英格兰出生的自己。这从船长一直支持查林杰教授的各种观点就能看出来了。

马龙继续没话找话,“接下来的几天,您打算一起去鲁滨逊岛上看看吗?”

“不去。”

罗切斯特坚定回绝。他买船票踏上尼亚号,才不是为了搞什么冒险活动。

两年前,当他抵达美洲,被告之准未婚妻伯莎因海盗打劫坠海身亡。

那场意外中,梅森家的其他人都活了下来。

伤势的最重是理查,右臂再也使不上力气,却也比姐姐死不见尸要好些。

虽然罗切斯特没有见过准未婚妻,但在牙买加的西班牙城听了许多人讲述了相关传闻。总而言之,那是一位美貌无双的女士。

他倍感失落,居然与那样一位女士生死相隔,无法做成夫妻。父亲与兄长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不能与梅森家结亲太遗憾了。

于是,老罗切斯特做主定下三年之约。

说不定仁慈的上帝让梅森小姐死里逃生,那就让两家敲定的婚约继续维持三年。三年后,找不到伯莎?梅森再谈作废。

今天,距离约定期限只剩一年。

罗切斯特在大半年前登上尼亚号,用旅行排解郁郁情绪。

尽管为这桩婚事未成而心有遗憾,但对梅森小姐生还的可能性不报期待。一位重伤坠海的女士,搜救队在半年查找后毫无收获,其结局难逃死亡。

马龙眼看罗切斯特沉默不语,联想起了这位的情感悲剧。

罗切斯特家的次子爱德华与梅森家的长女伯莎,被双方父亲定下了三年之约。

大概就是说,伯莎不幸重伤坠海死不见尸,小罗切斯特先生愿意等待三年,等准未婚妻死里逃生的奇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