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光线亮,林秀这才发现虎符只有一半。

她有些好奇的拿出虎符走出屋子,想找成景问问情况?

刚走出去,就见娇娇正坐在院子里吹气球。

这是成煜东早上去镇上打机油的时候给买的,红色气球,娇娇拿着特别开心。

身边还围了几个想玩气球的同村的小孩儿,但没看见成景。

“娇娇,你哥呢?”林秀问话的时候,还下意识在院子里找了找大黄的身影。

这是害怕成景又牵着大黄出去咬人呢。

“哥哥被爸爸叫去打红薯粉了。”娇娇说:“就在池塘边上。”

林秀想了想,把虎符锁进了柜子里,又把窗户和门都锁上后,这才朝池塘那边走去。

每年打红薯粉,都是村子里的大事儿。

家家户户都特别积极,林秀老远就听见机器声响,池塘边也堆满了人,特别热闹。

走进了一看,成煜东在操作打红薯粉的机器。

穿着棉袄的成景,则冷酷着一张小脸,则拿着喇叭站在一旁大喊:“6号,6号轮到你打红薯粉了。”

紧跟着成景的话,一个男人就挑着一筐洗干净,还切好了的红薯跑过来。

等5号的红薯打完,6号立马把自家的红薯丢进了机器中。他媳妇儿则拿着洗干净的大桶,在机器下面接打碎的红薯泥。

因为是包产到户,所以各家中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每年打红薯,都是村民自己想打多少打多少,没有规定数量。

这打红薯的机器,轰隆隆转,红薯也很快就打的差不多了。

成景一看,又拿起喇叭开始喊:“7号要做好准备了。”

成景长得俊俏,虽然冷酷着一张脸,看着不近人情。

却因为年纪少,平白添了几分可爱的感觉,想让人去逗他。

在池塘里洗红薯的大人,也都笑了起来:“大队长家的儿子就是厉害哈,小小年纪都能来帮忙了……”

“可不,人家可是读过幼儿园,还会写毛笔字的小天才。”

村民们看成景表情又冷又酷,忍不住打趣问:“成景,幼儿园都教你啥文化?”

虽然村子里住着个高中老师,但是村子里的大人,读过书的少。

家里的孩子,送去读书的也很少。

在他们的理念中,农民的娃也该当农民种粮食,子孙后代,祖祖辈辈都得靠田地养活。

送娃儿去读书,那就是浪费钱,还不如让孩子下地干活。

只有少数家庭的人,才会听林海义的话,送孩子去读书。

所以大家都对幼儿园很好奇,成景淡淡的瞥了他们几眼,不想说话,拿着喇叭继续喊:“7号,7号准备打红薯!”

“这孩子咋不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