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梁老板见贾琏查完了,笑道:“可以记好了?”

贾琏摇头道:“还没过称呢,抱歉等过称之后才能记在账本上。”

梁老板表示理解,任由贾琏过称。

这时候贾琏让人搬来两个架子一样的,架子很奇怪,上头有一个横杆,横杆上吊着两个箩筐,贾琏当众称了一堆石头,这堆石头的重量是五石的重量。

贾琏让人把石头放在其中的一个箩筐中,然后让人在另外一个箩筐中放上粮食,等横杆水平,就代表箩筐中的粮食有五石。

梁老板十分感兴趣的看着这个横杆,道:“这个办法挺好的,多省人力。”

“也就应付一下现在的场合,他并不能精准的算出多少斤”贾琏解释了这个装置的弊端。

一般的称重方法都是靠人力抬着,可是人终究是会累的,并不能抬多少重量,有了这个架子,就可以一直称重了。

只是这个方法终究不会特别的准确,但是他哥说了,允许有误差,只要误差不是太多,毕竟水至清则无鱼,现在是他们有求于这些粮商,所以,他和陈林才连夜想了这个办法。

那么多粮食,他们赈灾使团的人全部算上,一天也不能称多少,最后还不是这些粮商说多少石就多少石,虽然他觉得这些粮商的人品做不出发国难财的行为,但是账目还是清明一些比较好,现在有了这个架子,问题就解决了。

两个架子,一次性称十石,这位梁老板的粮食很快就称完了,贾琏发现,这位梁老板并未缺斤少两,每次放粮食,那个横杆还隐约往粮食这边偏。

等粮食称完之后,陈林在账本上记了梁老板提供的粮食数量,然后叫了下一个粮商。

贾琏发现,长沙府的粮商都很仁义,所有的粮商送过来的粮食都没有缺斤少两,这些粮食里也没有滥竽充数的。

巳时刚到,田将军就进了大营,对贾瑚道:“贾大人,可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