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劝不动了,也就纷纷议论起来,江湛在七嘴八舌中缕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的始作俑者是江湛的老同学孙达海。

他所做的项目和江湛他们的项目一样,都是优秀项目一等奖,但他们小组在被推荐成国家级项目的时候,他们的导师就联系好企业把那个项目注册了专利卖出去了。

推介会并非交流会,它的目的主要是推广,大部分是为了想对接企业的项目准备的,为了吸引企业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融资,或是直接买下这些项目。

参加推介会的要求里写明了,已经进行企业商业化的项目不得参加推介会,所以说孙达海小组的那个项目本来是不应该在推介会上被介绍的。

韦筱竹小组的项目与孙达海小组的项目分数相同,共同位列一等奖第十名。

为了把控推介会的时长,历年来推介会只提供十个小组介绍的名额;本次推介会专家组在所有小组都到达首都后,邀请到场的企业对韦筱竹及孙达海小组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

买了孙达海项目专利的公司也是与会企业之一,那个企业提前知会了其他企业,说孙达海的项目是他们看中的。

生意场上一句暗示呃话往往能决定成败,最终孙达海的项目以更具商业价值为由被给予赋分,成为能上台介绍的小组之一,韦筱竹小组成了“陪跑”。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推介会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江湛侧了身,对身边的傅悦说。

“江湛,你对孙达海他们小组怎么看?”

“我只是在好奇,他们既然违反了规定,怎么没有被取消介绍?”

傅悦掏出手机,仔细浏览了相关文件,才答:“因为他们不是卖了整个项目,只是卖了一个结题成果,而且他们写明了卖出成果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所以不算企业商业化。但是他们的结题成果只有卖出去的那个专利,也就是说他们在堂而皇之地钻规则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