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我愿意!

那好,来跟我念,砸锅卖铁、倾家荡产,都要上聘皇冠!

秃子说,砸锅……卖铁……上皇冠!

王第一摇摇头,大声点,砸锅卖铁、倾家荡产,都要上聘皇冠!

砸锅……咕咚咕咚,一口气没上来,秃子扑腾了两下,淹死在河中。

王第一叹口气,看来你还是没天分,没缘分啊。

我说王第一你光来捣乱。王第一看到我,吓了一跳,你别过来啊,我可是有身份证的人,旁边就有官差大人。我苦笑道,滚吧,今天我不想杀人。

来到府衙,闵秋叶书房内有客人,我在偏厅等了盏茶功夫,闵秋叶才来到房内,我说这么晚了,老闵你这里还这么忙。

闵秋叶说,成都府六个知县死了俩,这不马上就有人来惦记着出的缺儿嘛。我说行啊,这边尸骨未寒,下家就找上门来了。

闵秋叶道,来我这里的都是小鱼小虾,正主儿都往章知府、丁大人那边跑门路呢。

我心想也是,老闵只是三把手,有章知府、丁同知在,候补知县怎么也轮不到他。不过这些人行动倒是挺迅速的,这边人钢丝,立马就有人来跑官儿要官儿。

虽说七八品的知县出缺,下任知县要吏部批准,但毕竟山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让谁当、不让谁当,总要征求下府衙的意见。

这一来一回,两三个月过去了,衙门事务总得有人管吧?所以地方上想了折中的办法,地方向朝廷报缺儿的后,立即写个补缺、出缺的建议,并任命个代理知县。这两个文件前后脚到达京城。

吏部文件一征求建议,后面那个文件立即报上去。这种出缺,并不是那种任期满后的整体调整,可以调动的官员不多。若朝廷没有指派的,那一般来说,地方上报上去的公文也就批下来了。那这个代理知县,极有可能就转正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县不可一日无官。两个知县人死茶凉,谁还管你冤不冤,案子破不破,谁动作快,送的钱多,下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官场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换了一个知县,那么主簿、书吏三班六房都可能随之调整,知县候补人选,有章知府、丁大人,怎么也轮不到老闵,但官场规矩讲究个平衡,无论如何,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