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页

屈彩凤睁大了眼睛,有些不信,她仔细地打量着李沧行,疑道:“可你以前跟我说过,如果起兵夺位的话,会天下大乱,陷万民于水火的呀。”

李沧行摇了摇头,正色道:“此一时,彼一时,彩凤,我并不是对那个皇位有兴趣,而是这几年我越来越看明白,皇帝一心修仙向道,所以只能任用奸党来控制朝政,而奸党为了能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地位,一定会对外养寇自重,对内吸吮民脂民膏,整个官员阶层,包括那些所谓的清流派大臣们,跟他们其实都是一路货色罢了,徐阶高拱等人又有哪个不是自家良田万顷?”

“彩凤,以前我没有这个皇子的身份,即便想要匡扶正义,手持锦囊也不过是人家眼中的乱臣贼子罢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这回,建文帝后人出现了,不管他是不是冷天雄,怀有什么目的,都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机会,如果把太祖锦囊和建文帝诏书合二为一,就可以在早就对昏君不满的南方迅速地集结起大批义兵,以大明现在武力的废弛和虚弱,很可能短期内就能推翻昏君,铲除奸党,还天下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屈彩凤听得连连点头:“你终于可以放下那些无用的忠义,真正地为老百姓考虑问题了,我早就说过,在昏君的统治下,百姓是水深火热,与其给这些贪官污吏们逼死,还不如奋起一搏呢。”

李沧行笑了笑:“所以我去东南,要借着平倭的机会结交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两位将军,他们都是忠义之人,所部的战斗力也现在在天下的明军中数一数二,如果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大事就成功了一半。”

屈彩凤的眉头一皱:“可是你要想成事,还有两件大事要办到,一是银钱来源,当年我的巫山派是收取各路在南七省行路走商的商队的抽成,以维持这十几万人的生计,你说你想要控制以后的海上贸易,朝廷怎么可能答应?难不成你也要派人给商船护航?胡宗宪会跟你这样合作吗?”

“第二件事情,便是那黑袍,你可以骗得了他一时,却骗不了他一世,打赢倭寇之后,他再来找你要太祖锦囊,你给是不给?如果到时候你拿出锦囊,与他联手,助这个野心家夺了天下,难道是万民之福吗?你又有什么办法,能制约住这个黑袍?更不用说他很可能就是你的死仇,魔教教主冷天雄了。”

李沧行的剑眉一挑,喝了一碗酒,缓缓地说道:“这第一嘛,以我对皇帝的了解,胡宗宪在浙江呆不了太长时间,我是武林中人,不在官场,随时可以离开,那严世藩和倭寇勾结,一旦我们灭倭成功,他在东南的所有收入都打了水漂,又怎么可能甘心?到时候一定会陷害胡宗宪,想办法换上自己的党羽,而那昏君自以为倭乱已平,自然也不会再留着胡宗宪,毕竟他在东南呆了太长时间,势力庞大,也犯了皇帝的忌讳,所以倭乱平息之时,就是胡宗宪被召回朝廷被清算之日。”

屈彩凤眨了眨眼睛,美丽的长睫毛晃了晃:“胡宗宪不是立了大功吗,怎么还会给清算?皇帝如果不信他,又怎么可能让他在东南呆这么多年?”

李沧行叹了口气:“皇帝从来没喜欢过胡宗宪,这个人并不像严世藩那样会拍皇帝的马屁,之所以让他在东南一呆十年,是因为只有他能镇得住东南,不至于让倭寇之乱在东南激起民变,断了朝廷在东南的贡赋。”

“上次胡宗宪招安汪直徐海,并不想那么快就对这二人下杀手,可是皇帝一听说抓了自立为王的汪直后,马上严令胡宗宪把此二人斩杀,结果闹成现在这局面,虽然昏君因为需要胡宗宪给自己收拾残局而暂时没有动他,但那也只是权宜之计罢了,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东南不再有倭寇,那胡宗宪自然也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啦。”

“胡宗宪在东南的这些年,把严党得罪惨了,这人虽然背信弃义,手段酷烈,冷酷无情,但也算得上是刚正不阿的清官,严党的那些贪婪蛀虫这些年在浙江对他是恨之入骨,尤其是严世藩,本来借着汪直徐海被杀之事重新勾结了倭寇,这几年在东南一带靠着走私丝绸大赚特赚,一旦这条路给我们堵死,一定会先对胡宗宪下手,而皇帝自然也会乐见其成。所以胡宗宪会是我们消灭倭寇之后第一个倒霉的,不足为虑。”

屈彩凤点了点头:“那胡宗宪要是倒了,难不成浙江福建的海外贸易,就能由你操纵了?你何来的自信?”

李沧行冷笑一声:“严世藩扳倒了胡宗宪,但皇帝也不是傻子,自然也不会让他的人继续主持东南,最大的可能就是从清流派的官员中派一个人到东南任总督,这样一来,严世藩捞不到好处,一定还会继续暗中派人勾结倭人与西班牙人,打劫海外贸易的商船,而东南战事平定后,会大规模地裁军,尤其是裁撤昂贵的水师部队,因此这海路的安全就成了一个问题。”

第674章 踏上征程

李沧行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我们是江湖门派,不领朝廷的俸禄,到时候就可以出手负责这商船的护卫工作,这也就是我说的控制海上贸易,以获取巨额的贸易收入,维持门派的运营,并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