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三个时辰后,杭州城外的大军营地,灯火通明,来往巡逻的军士们鱼贯而行,而中军营帐外,树着一面大旗,上书斗大的一个“胡”字。

一位年约五十,面相威严,鹰鼻狮口的老者一身大红二品朝服,端坐于中军帐内,他的眼睛不算太大,一直微微眯着,但偶尔的一睁却是神光闪闪,有一番慑人的威严,而高高的鼻梁挺起了他如鹰钩一样的鼻子,鼻翼的两侧两条深深的法令纹让人印象深刻,随着他面部肌肉的抽动,这两条法令纹也是不停地扭曲着,不怒自威,自有一方统治一方的枭雄豪杰的霸气。

这位老者正襟危坐于帅案之后,手里拿着一份塘报,凝神思考着什么,而在他的面前,徐文长和俞大猷分左右而立,一袭青衣的徐文长已经没有了白天在杭州酒楼时的那副狂傲,低头束手,神情甚为谦恭,而俞大猷更是低着头,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外面的巡夜打更军士的声音远远地传来:“天干物燥,各营注意防火,三更!”

老者的眼皮微微地抬了一下,把手中的塘报放到了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大猷啊,三更了吗?戚将军和我们的贵客还没有到?”

俞大猷正色回道:“部堂大人,戚将军的部下一个时辰前就由副将带回了,可是现在戚将军还没回来,会不会那人真是倭寇,而非天狼呢?”

胡宗宪不动声色地对着徐文长问道:“文长,依你之见呢?”

徐文长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依学生所见,此人必是天狼无疑,若是寻常倭寇,断不至于如此镇定,而戚将军摒退左右后,堂中并无打斗,戚将军却让手下先行撤回,那显然此人拿出了什么信物,是友非敌,学生以为,此时此刻的杭州城中,除了天狼这位锦衣卫,无人有此身份和能力了。”

胡宗宪略微点了点头:“文长言之有理,那依你看来,戚将军和天狼又为何迟迟不至呢?天狼如此武功和胆色,怎么突然身边又多了一个重伤待毙的女子,不去锦衣卫总部,却又要在客栈里托伙计去找医官呢?”

徐文长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仔细想了想,叹道:“学生与天狼今天见面之时,确实只有他孤身一人在场,学生走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不过天狼的武功之高,今天学生亲眼见过,轻轻一抬手,就把一张桌面拍成了木粉,看来江湖上对他的那些传言是真的,我不认为这杭州城中现在有谁能伤得了他。”

俞大猷也点了点头:“虽然末将和天狼没有交手,但能感觉到他的气势和内力,确系绝顶高手无疑,那个女子末将也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天狼的同伴或者手下,若真是如此,他派人出去执行任务,然后这个人伤重来回报,也是有可能的。”

胡宗宪撸了撸自己的颌下长须,缓缓地说道:“文长,你和天狼谈了这么久,可曾察觉天狼有在等人的意图?如果天狼要和自己的同伴接头,又为何会选择在那个人多眼杂的酒楼呢?”

徐文长微微一笑:“学生同意部堂的判断,天狼和那个女子的相遇应该也只是偶然事件,至于他们为何不回锦衣卫,学生妄测,可能那个女子不一定是锦衣卫中人,而只是天狼在江湖中的朋友罢了,不太愿意让锦衣卫知道自己和这个女人相见,所以才会找了个客栈栖身。”

胡宗宪满意地点了点头:“文长所言应该是合理的判断,这样能解释所有的疑问,锦衣卫行事风格诡异,善用各种线人和江湖人士,而这个天狼既然也是半路加入锦衣卫,那有些自己的江湖朋友也不奇怪,只是他为何现在也迟迟不来,连戚将军也没过来,这又是为何呢?”

徐文长看了一眼俞大猷,说道:“只怕是天狼和戚将军意气相投,英雄相惜,有相见恨晚之意,所以一直交谈至今吧,学生今天与那天狼一番深谈,也觉得此人胸中有大志,着眼点远非一般的荣华富贵,并非寻常锦衣卫,所以他和戚将军应该是谈及东南的军事。”

胡宗宪叹了口气,又拿起了手中的那份塘报,看了一眼:“现在流年不利,倭寇对我们的骚扰和袭击一直没有办法控制,而徐海等人又能在我大明境内大摇大摆地公然过市,现在义乌那里的百姓又出了这些事情,可谓是内忧外患一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皇上又派了锦衣卫来这里,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