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另外,倭寇的势力主要是在东南沿海一带,洞庭身处内地,对他们现在来说没有任何的利益与好处,倭寇攻击沿海的城镇都是挑富庶的地方下手,那些贫穷落后的村镇,他们连打劫的兴趣都没有,如此趋利之徒,又怎么会跑到内地的洞庭湖,花这么大的代价,冒着被全武林围攻的风险,建帮立派呢?”

天狼心中一凛,他突然想到了严世藩的那张邪恶的独眼胖脸:“会不会是严世藩的人?这回严世藩的武功我们都见识过。严嵩府中应该也网罗了大批高手。”

屈彩凤摇了摇头:“老实说,从蒙古大营刚回来的时候,我也仔细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是想想还是不对,当时严世藩是和我们合作的,他手下的日月教跟我们也是合作最好的时候,虽然我知道他们是冲着太祖锦囊来,但毕竟也帮着我们防守总坛,又助我们夺下了洞庭,上次洞庭失陷,日月教也损失惨重。我想严世藩就算对我们有二心,但对于日月教和冷天雄,是不至于下这种死手的。”

天狼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确实,这样做他无异于自断一臂,太不上算。既然倭寇,严世藩,锦衣卫都不是洞庭帮的幕后黑手,那还会是谁呢?”

屈彩凤叹了口气:“最奇怪的是,这洞庭帮正邪双方的账都不买,他们占了洞庭以后,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地收取过路客商的过洞渡船费,以前大江帮控制洞庭时一条船只收三两银子,他们却涨到了六两,有了这钱后,楚天舒就不断地招纳各派的高手和江湖上的散人,虽然他与我们和日月教有血仇,但是出身绿林和神教的人也都是照单全收,这种不顾一切地扩张势力的做法,像极了英雄门。”

天狼突然双眼一亮:“当年宁王的叛乱,是怎么起来的?”

第496章 建文帝后人

屈彩凤凤目一亮:“你的意思是,他们可能是宁王之后?”

天狼摇了摇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当年宁王叛乱后,自己被处死后焚尸扬灰,而他的子孙也被斩尽杀绝,宁王一系,自此绝后,但是除了宁王外,大明多的是太祖的子孙,这些宗室都可能有勃勃的野心,宁王之叛后,太祖锦囊只剩下最后一次的使用机会了,不排除有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铤而走险。”

“历朝历代的造反者,往往都是要掌握兵权,可是我朝对亲王宗室的财产管得松,对兵权却是抓得极严,现在的藩王宗室,基本上除了些王府护卫外,手中已经没有兵了。当年宁王起事,靠的是重金收买江湖人物,加上平时在江西收买人心,所以一朝扯旗造反,就能拉出十几万大军,我觉得洞庭帮的所作所为,和宁王非常像。”

屈彩凤听得连连点头:“你这样一说,倒是有这个可能,宁王之乱后,朝廷对于宗室也抓得更紧了,要想象宁王那样礼贤下士,亲自以王爷之尊来豢养江湖人士作为门客,是不可能了,所以若是哪个藩王派出得力亲信,出来组建江湖门派,以此为自己起事时的势力,倒是一步高招。”

天狼微微一笑:“当年宁王起兵的时候,传说中的建文帝后人再次出现,还把那第二道密旨相赠,只有太祖锦囊和密旨同时在手,又是身为朱明子孙,才有登高一呼的能力,屈姑娘,令师曾经参与过宁王起兵的全过程,那个神秘的建文帝后人是何来路?他又为何要为他人做嫁衣呢?”

屈彩凤秀眉一蹙,想了想,开口道:“师父对当年起兵的事情一直讳莫如深,毕竟当年她失败了,九死一生,所以从来不提,我作为弟子也不好多问。直到她把锦囊相授之时,我曾问过那个建文帝后人为何会出现,又如何能确保以后我们起兵的时候也会出现,她这才透露,说当年送来密旨的,并不是建文帝后人,而是他的亲信护卫。”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从密道中逃走后,为了躲避朱棣的追杀,一直隐姓埋名,而护卫他的忠诚侍卫,也是太祖皇帝当年留下的最忠诚的高手,世代都守护着建文帝后人,大明自从靖难之后,总体都是比较稳定的,只有一次英宗的土木堡之变,皇帝成了蒙古人的俘虏,大明也有亡国之虞,那次为了保卫京师,兵部尚书于谦下令四方募兵勤王,本是建文帝后人一次恢复王位的好机会。”

“但那次建文帝后人曾经找过于谦,要他为代表的朝臣向自己效忠,可于谦是一身凛然正气,声称国难当头,不宜再起夺位之争,他答应如果建文帝后人不在此时起兵的话,三年之后会把太祖锦囊奉上,并向其效忠,最终说服了建文帝后人,放弃了那次机会,结果英宗回朝后没两年就发动政变,杀害了于谦,再次夺回王位,那次机会,也就此消逝。”

“又过了几十年,总算等到了正德皇帝这个只知道玩乐的昏君,可是这一回,建文帝后人好像年龄非常幼小,根本不能自己起兵,但宁王又已经为此谋划多年,又听到了正德皇帝对他图谋不轨之事有所察觉的传闻,所以只能提前发动,但他手中只有锦囊,没有密旨,这就会大大地降低他造反的成功可能。所以宁王在起兵之前,也是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