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逝鸿传说[精校版] 碎石 1977 字 2023-03-20

阿清一怔:“什么?”

“姑娘说宋襄公战败名裂,为天下笑,在下居然还盛赞他的仁义,岂非怪事——难道不是个问题?”

阿清转头看他半晌,咬着唇道:“我认识你。你姓萧,对不对?”想到萧小毛龟这个词,嘴角泛起一丝的微笑。

月光下萧宁见她淡淡的唇角微微地一翘,剑眉一挑,一对眸子深湛一如秋潭,禁不住深吸一口气,方勉强稳住心神,道:“是,在下萧宁,姑娘还记得,真是……真是荣幸之至。”

阿清道:“那么,请说罢。”

“是。其实前辈是为在下作想,在下理解,只是前辈说在下有宋襄公之仁,实在愧不敢当。姑娘请想:能不击半渡之敌人的,天下何人能做到?宋襄公乃殷商后人,被孔夫子尊为春秋五霸之一,很多人不乐意,说他不配。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就算在宋襄公彻底战败时,宋国军民仍不辞辛苦不畏牺牲地跟随着他,无一人背叛他,何也?因为宋国的百姓们最能体会宋襄公的仁治!宋襄公战前曾立誓不重伤(伤害已经有伤的敌人),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不禽二毛(不俘虏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可惜这些上古仁义之风,随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早已被丢到九霄之外去了。”

阿清还真没听过这样的事,不觉有些呆住了。那人道:“嘿嘿,哈哈,真有意思。兵法讲以正合,以奇胜,诡道也。你却非要跟敌人讲仁义,嘿嘿,老夫倒是第一次听到,也算长见识了。”

萧宁道:“正是,古人所谓观兵,春秋以下,不复得见了。”他见阿清点点头,转身又待走,忙道:“刚才前辈窨声,前段低回悲凉,后来却高昂奋起,似乎欲与某物一争高下,这个这个……只是在下的一点愚见,不知姑娘雅赏,有何高见?”

阿清轻叹一声,道:“只知其出,不知其守,只见其孤,不见其势,久之必亡——恕小女子直言。前辈说一时怀物伤情,那是在思念什么人,是不是?”

萧宁听了这没头没尾的话,心中没由来地一痛,那人闻言没有言语,只是神色有些委顿。他垂下头,走到屋檐边,过了好久,方长叹了一口气:“李农死了。”

阿清一时间五内翻腾,几乎和萧宁同时叫道:“冉闵杀的!”

对于李农,阿清再清楚不过,早年匈奴刘渊入主中原,屠戮百姓,中原汉人自发组成乞活军,周旋于各路群雄之间,辗转求存。后来赵高祖明皇帝统兵南下,大败乞活军,乞活军首领陈午帅众降赵,李农和冉闵亦随之投入军中。李农随自己的父亲征战,而冉闵因聪明伶俐,被高祖明皇帝收为义孙,改石姓。再后来石虎伐燕,撤退时被慕容恪偷袭,数十万人逃窜,只有石闵的部队安全撤出,石虎奇之,从此得势。在他的带领下,李农也渐次晋升,任职司空。

到石虎病故,赵国内乱开始时,李农的部队击败前来挑衅的晋国征北将军褚裒,为冉闵夺权争得主动,最后终于先杀石遵,后戮石鉴,清灭了邺城里石氏宗族。冉闵在自封为帝前,还假意尊李农为皇,可见其实力之强。

阿清的声音不由自主颤抖起来:“这个时候,除了冉闵,还有谁能杀得了他……他……他果然疯了,连自己的亲信都杀,他……暴政必亡,暴政必亡!”

萧宁则镇静得多,沉吟道:“李农乃是冉闵左右臂膀,他一死,原乞活军旧部必然人人自危,军心溃散就在眼前。现在燕国慕容氏、姚弋仲、氐族蒲洪已对冉闵形成合围之势,这个时候处死李农,真是下下之作。”他看了一眼那老者,道:“想来前辈与李农是故人了?”

那人喃喃地道:“故人?嘿,故人……一转眼,就过去二十多年了,当年共赴国难之友,俱已星散。树大招风,兔死狗烹,千古如是啊!”说完大声咳嗽。

萧宁拱手道:“原来前辈是乞活军旧部,想是听到消息,心中悲愤难平,才会吹出如此窨音罢。前辈最后那一段,完全生死两忘,孤注一掷,是想要替李农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