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派人给朕缉拿凶徒。”皇帝陛下命令道,“命嘉兴府府尹查找凶徒家眷,若是凶徒不来投案便把其家人擒下,让那凶徒明白朝廷是有王法的。”

“陛下,不用如此兴师动众吧?”谢奕礼惊讶道。

谢大才子的伤势并不重,只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一下而已,他装出受伤的模样是为了博取皇帝陛下的同情,以此显示自己的忠心,不过这件事说到底是皇帝陛下强抢民女在先,那人只是路见不平罢了,若真的如此大张旗鼓的抓捕,导致民间非议,有损皇帝陛下的声望。

“这如何是兴师动众?那凶徒竟敢袭击朕,还打伤了朝廷重臣,这可是杀头的大罪。”皇帝陛下愤慨道,“向各地发出海捕文书,若一月内凶徒不来投案便拿其家人顶罪,此事就由你去查办吧。”

皇上,您太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了!

谢奕礼在心中暗自腹诽着,但他没必要在这件事上为一个江湖人辩解,皇帝陛下既然要抓人那便抓人吧,他又不是忠谏直言之臣,何必自讨没趣呢。

等到谢奕礼离开,杨康露出了微笑,他之所以要抓住陆展元,讨厌是一方面,不过或许可以利用这个人敲开古墓派的门,他记得小龙女正是在这一年出生的,而全真教的掌教换成了尹志平,想必终南山上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皇帝陛下在心中谋划起来。

第四章 我的江湖,我的天下

宋国宝庆二年,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宋国丞相史弥远上书皇帝陛下,以抱病为由向陛下请求告老还乡,皇帝陛下多次极力挽留,但丞相大人去意已决,皇帝陛下无奈之下只好准许了史弥远的请辞,一代权相黯然离开了临安皇城,回到明州东钱湖养老。

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不过是史弥远和皇太后商议出来的应对计策罢了,史弥远的离开能够平息宋国国内的舆论,丞相大人把权力转交给了皇太后,等过了一两年风波平息之后,他还可以复出继续掌握宋国的朝政大权。

皇帝陛下为了表达对丞相大人的敬重之情,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把丞相大人送出了临安城,望着史弥远离去的背影,杨康在心中把这个名字划掉了,既然你离开了这座皇城,那便永远也别想再回来了。

随着史弥远的离去,宋国的权利集中在了那个叫做杨桂枝的女人手里,那个已有五十九岁的皇太后年轻时以美貌著称,在宫中以低等的平乐郡夫人开始起步,后被封为婕妤、婉仪、贵妃,最终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当时宋国皇帝赵扩的皇后是韩氏,在韩皇后病逝后,杨桂枝和一位曹美人都受到赵扩的宠幸,丞相谢深甫支持杨桂枝,韩侂胄支持曹美人,曹美人性格柔顺,杨桂枝涉猎史书,性格机警,懂得权术,在谢深甫的力荐下成功主掌后宫,这是杨桂枝对谢家颇为照顾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如此,当杨康提出让谢奕礼出任参知政事的时候杨桂枝没有反对,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上面还有左丞相和右丞相,是替两位丞相处理杂务的一个官职,不过一旦两位丞相有了空缺,参知政事便可以替补上去,成功转正。

谢奕礼的升迁只是整个宋国朝堂动荡的一个缩影,皇太后在这次的权利转移中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亲信,杨氏一族的子弟皆得到了封赏,这种暗流在整个宋国官场蔓延着,皇帝陛下冷眼旁观,在心中记下了这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