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皇帝陛下从侍女的眼神和声音中终于认出这正是跟随西夏王子李承祯的慕容世家后裔慕容烟,他脸上的面具正是出自慕容烟之手,难怪她认得出来?此时杨康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杀人灭口,一是救下慕容烟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她应该跟着李承祯谋求复国大计才对,怎么会跑到临安府乔装改扮刺杀史弥远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阴谋?

慕容烟认出金国皇帝陛下之后没有停留,而是展开身法在人群中穿梭,刺客并不止慕容烟一人,其他伪装起来的刺客也抽出利刃朝着外边冲去,一时间,宾客倒成一片,惨叫不断,丞相府的寿宴就这样被生生的破坏了。

杨康趁乱离开,跟踪着慕容烟,并替她掩藏行迹,终于在一个小巷子里两人面面相对。

“陛下,求你救救王子殿下吧,他被蒙古人抓去了。”慕容烟恳求道。

蒙古,西夏,史弥远,赵竑,宋国,金国……

皇帝陛下把这些关键词串联到一起,终于明白这次刺杀的目的了,蒙古想要让宋国和金国开战,好坐收渔人之利,而这次来的刺客正是西夏国的高手。

第八章 阴差阳错

发生在宋国嘉定十二年夏秋之交的丞相遇刺事件在宋国朝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丞相史弥远不顾自身伤势入宫向皇帝赵扩哭诉,矛头直指太子赵竑,言辞中暗示太子殿下正是这次刺杀事件的主谋。

这的确有些冤枉太子赵竑了,他算不上主谋,只是个从犯罢了,他想要除掉史弥远,刚好蒙古人来找他商议这件事,这正是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来了枕头,太子殿下便利用手中的权利提供了一些便利,否则那些刺客很难混入丞相府。

赵竑认为这是蒙古人或者西夏人的图谋,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了也和他无关,不过他还是小觑了人心险恶,这个世上是有栽赃嫁祸这种事情的,无论这件事是不是他做的,只要有人想扳倒他,那便会捏造出无数的证据来,只能说这位太子殿下没有政治头脑,不适合这个鬼蜮的朝堂。

自从史弥远入宫哭诉之后,丞相大人的政治同盟杨皇后也积极的行动起来,三日后,皇帝赵扩下旨让太子殿下在东宫中反省自身,这是因为太子赵竑身边的一位宠姬检举了太子殿下,拿出了太子和蒙古人来往的书信,书信中表达了太子殿下对史丞相的不满以及要除之而后快的决心。

从这点可以看出被情妇举报不是后世的专利,而是古已有之,那位太子殿下的宠姬正是史弥远安排的,与其说太子殿下栽在了女人身上,不如说是丞相大人运筹帷幄,这让沂王殿下愈发的谨慎了。

杨康一直冷眼旁观着这场朝廷闹剧,他没有必要插手,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想着丞相府为了答谢他的相救之恩送来的礼物和婢女,沂王殿下便一阵心惊,这表明史弥远已经把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这自然是好事,不过也不得不防,他可不想重蹈太子赵竑的覆辙,等下就对那几位婢女用移魂大法试探一下,找出其中的探子。

他从慕容烟那里了解到更多的情况,西夏王子李承祯在西夏国活动频繁,想要拉起一支军队对抗蒙古留守在西夏的大军,可惜他一没有实权,二没有钱粮,只有一个西夏皇族的名号,那些地方武装力量愿意支持他不过是在利用他争取利益罢了,一旦蒙古大军攻来,那些人便出卖了李承祯,把西夏王子送给了蒙古人作为投降的礼物。

慕容烟原本在西夏一品堂中地位颇高,这次被迫带着西夏一品堂和西域的高手来到临安府刺杀史弥远只是为了替李承祯争取一个活命的机会,皇帝陛下没有杀掉慕容烟,当然也不会放掉她,而是软禁了起来,他还需要这位慕容世家的后裔替他制作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