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惜弱!”那汉子轻唤道。

“铁哥!”那女子呼喊道。

随着这一声呼唤,十二年的时光匆匆而逝,包惜弱虽说从念慈和阿康那里知道丈夫还活着,可那里有亲眼所见来的真切,看着丈夫鬓角的白发,想着丈夫这十数年大江南北不停的寻访自己的下落,而自己却毫不知情,一双美目中便溢满了泪花。

杨铁心放下木架子,伸手替妻子擦拭掉泪水,自己却也落下泪来,在旁边的穆念慈更是如此,她自幼跟着义父四处流浪,唯一的目的便是寻找义母的下落,此时见到二人重逢,欣喜激动之余不免落泪。

“城门快要关上了,咱们离城后再叙话不迟。”那个菜贩催促道。

此言提醒了穆念慈,阿康交代的很清楚,要尽快离开中都城,只有到了宋国才算是真正的安全,于是几人忙碌起来,那位丐帮净衣派弟子和杨铁心收拾菜摊,穆念慈帮着包惜弱换上一身农人的衣服,并在脸上涂抹上锅灰,看上去黑黑的。

穆念慈只能送到这里了,她还要回赵王府去,在把两张开具好的身份证明交到义父和义母的手里后,小侍女泣不成声。

“日后阿康便交由你来照顾了。”包惜弱托付道,“我和阿康说过,他绝不会辜负你的。”

“这是蒙古攻打金国的部署,你交给阿康吧。”杨铁心拿出他整理好的军事机密,交给了穆念慈。

在夜幕降临之前,三个人推着独轮车,朝着中都城的城门走去。

穆念慈回到赵王府,看着坐立不安的容妃,耐心的劝解一番,容妃担心在宫中的孩子,小侍女只好再次入宫,一方面是查看小皇子完颜绪的情况,一方面是把那份蒙古进攻金国的军事情报交给阿康。

皇帝陛下看着这份杨铁心冒死送过来的军事情报,想着那位身在漠北的老师,若是耶律楚材想抓住杨铁心,恐怕杨铁心根本逃不掉,这份情报也不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件事透着诡异。

是耶律楚材的阴谋还是耶律楚材通过杨铁心传达想要和解的意愿?杨康陷入了沉思。

正如耶律楚材预测的那样,无论那位学生相不相信这份情报,都会对他造成困扰,一个皇帝陛下的困扰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状况,这便是耶律楚材想要的结果,若是杨康拥有大智慧,会直接烧掉那份情报,连看都不会看,可这个世上有大智慧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拥有的只是小聪明而已。

第二天,杨铁心和包惜弱雇了一辆马车向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