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英王殿下没有对那些王爷们进行清理,他在等着荣王完颜洪熙,杀人不一定要自己举起屠刀,借刀一样可以杀人,杨康了解那位三王叔,只要他能撇清和完颜洪烈的死有关,荣王就会站在他这一边,到时候哪个王爷敢闹事,荣王就敢挥刀杀人。

在三王爷进京之前,杨康要做的就是用强力控制住整个中都城的局势,消除任何可能的隐患,不过这只是紧急情况下才能动用的手段,无法持久。

英王殿下还要清除宫内的威胁,把完颜洪烈身边的宫人控制起来,用移魂大法问出那些知情的宫人,暗中铲除,金朝不像宋朝和明朝那样任由宦官干政,宫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宫中杀了也没人过问。

由于两年前的那场滴血认亲确认了杨康的皇族血脉,无论是大宗正府还是众位大臣都没有怀疑杨康的身世,完颜洪烈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这是英王殿下能够被顺利接受的原因之一,毕竟皇上只有两位皇子,杨康有遗诏在手,名正言顺。

至于皇太后李师儿,已经被看押在宫内,黄药师正在太医院寻找证据,其实有没有证据已经无所谓了,李师儿不再是一个威胁,只是按照规矩皇室事务要经过大宗正府裁决,此时荣王还没有入京,杨康不敢让大宗正府插手此事,只能如此拖延着。

被杨康翘首期盼的荣王完颜洪熙正在终南山上指挥着军士凿石开山,十几日前,完颜洪烈派兵请包惜弱重返中都城,为了怕荣王阻挠,特意下旨让三王爷去巡边,所谓巡边,就是四处巡视边防。

荣王完颜洪熙奉命固守京兆府,没有军情的时候可以待在长安城里逍遥快活,可既然接到了巡边的旨意,只好带着亲随在陕西一带巡查,等他回到长安城的时候才从钱青健那里知道终南山上发生的事情。

自从古墓被围之后钱青健没有冲动,而是在荣王暂居的府邸处守候,等了整整十日才等到完颜洪熙的归来,此时离包惜弱被困已经过去了十二天的时间。

古墓中通风良好,储藏丰富,坚持个一两个月没有问题,丫鬟听孙婆婆说杨康给出了一月的期限,她便按照一月来算,到时无论是杨康归来还是古墓被金兵挖开,她们都可以重见天日。

不过若是杨康死了,而外边的金兵也没打算挖开古墓,那她们便会困死在古墓之中,好在这种可能性很小,只要完颜洪烈和杨康还有一个活着,都不会让包惜弱活生生的困死其中。

完颜洪熙来到终南山,了解到事情的经过,便派人加大了挖掘力度,即便把终南山铲平也要把人救出来,他虽然和包惜弱没什么交情,但看在老六和那个侄子的份上,也要救出这个女人。

正在此时,荣王接到了杨康的密信,内容很简单,父皇驾崩,请三王叔速速回京。

完颜洪熙愣愣的站在终南山上,任凭刺骨的寒风吹过,他从这十几个字中看出了一场刀光剑影的惨烈厮杀,两年时间内,父皇死了,老大死了,如今老六也死了,生在帝皇之家,三王爷自小便知道生活不易,于是毅然投身军中,不愿参与朝堂争斗,这也是完颜洪烈愿意和他交好的原因之一。

荣王完颜洪熙转身下了终南山,只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在风中飘散。

和荣王一起被杨康召进京的还有闲置在英王府的娄师道,自从杨康离开长安城后,娄师道便打算去寻找他的起义军,准备做一番大事业,可他想不到自己却被六个孩子看管了起来,这六个孩子就是杨康培养的后备力量。

英王殿下吩咐过,若是他死了,这六个孩子会在杀掉娄师道后各自散去,凭着他们学到的武功足以生活下去了,或许十几年后还会成为一方的武林霸主,杨康对来历不明的娄师道戒心颇重,他不想留下后患,不过若是他活了下来,英王殿下还有借用明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