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费义山知他临终之前要拿给自己的物事定然甚为要紧,当即伸手到他胸前衣袋翻检,袋中除了一些散碎银两之外,还有一个以油纸层层包裹的方形之物,瞧上去极似是一本书册。费义山心下一动,打开油纸,却见书册封皮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金龙秘要”。

费义山不由一阵苦笑:高奉云武功被废,此时不知流落何处,高奉玉又挥刀自尽,高氏一脉只怕已然从此而绝,纵有金龙秘要在手,又有何用?

杜晓月解下缠在腰间的金龙软鞭,双手捧与费义山,道:“这金龙软鞭本是西门……高奉玉从金龙门抢来,自当物归原主。”

费义山精神一振,接过软鞭,一拱手道:“今日之事,多谢两位相助。西门傲华……这高奉玉的尸身还要烦劳二位代为掩埋,费某这就动身去寻找高掌门,相助他重振辽东金龙门!”他既然已知西门傲华才是真正的高奉玉,自是不能再称呼高奉云为高奉玉,只得含糊称作“高掌门”。

杜晓月微微一惊,道:“高掌门流落江湖已近一年,武功又已被废,只怕难以找到。”

费义山沉声道:“这个我岂有不知?但高掌门现下已无亲人,所剩者唯有费某这个朋友而已,费某又岂可弃他于不顾?倘若老天开眼,让我找到他的下落,自然是好,否则,费某有生之年,皆为寻找高掌门之日!”说着一拱手,道:“两位,告辞!”不待崔杜二人回答,便即转身飘然而去,几个起落便消失在了茫茫风雪之中。

崔安瞧着他的背影,暗叹了一声,心道:想不到这位崆峒派前辈竟是一位如此至情至性的奇男子,此人平时不常行走江湖,侠名不彰,如今江湖中被称作“大侠”者不知凡几,但又有几人能如他一般为朋友两肋插刀?

而杜晓月却是注视着西门傲华的尸身,亦是长叹一声,黯然道:“人在这世间,善恶当真是只在一念之间,只可惜他悔悟得太迟了!”

崔安走到杜晓月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低声道:“西门傲华一生被仇恨所纠缠,此刻寻个了断,焉知不是大解脱?”

言犹未了,一阵寒风吹过,夹杂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飘下,拜月教众人的尸身有的已被覆上了薄薄的积雪。

赵守信此时已带领众侍卫从客栈中找到一辆平板车,将尸首一具具抬到车上,要拉到镇外掩埋。两名侍卫去抬东方岳的尸身时,忽听“啪”的一声,一封信从他衣袋中落了下来。

原来崔安方才挑断东方岳肩头筋络时,剑刃也将他怀中的衣袋割破,两名侍卫将他尸身抬起微微一晃,这封信便掉了出来。

赵守信上前拾起,双手呈给崔安,崔安走到客栈门口,借着店内的烛火看时,只见信皮上写着: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吴三桂亲启。不由冷哼一声道:“这吴三桂脸皮当真是厚得可以,假称反清复明不算,还自封为兵马大元帅!”

杜晓月在一旁也瞧得清楚,奇道:“这人写信不合规矩,他既然将吴三桂的官职写在前面,后面就不该直书他的名讳。不过这笔字龙飞凤舞,倒似是一个饱学之士所写。”

第一百四十七章 帝秦何必又亡秦

崔安拆开信封,只见里面共有两张纸,她拿起第一张轻声念道:“字呈吴大元帅钧鉴:风闻吴元帅起事,遣人相邀。四新才疏学浅,无安邦定国之才,亦不足以助元帅翻云覆雨,惶恐之至。今后当寄身山林之间,不问世事。特赋诗一首,以赞吴大元帅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