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堵后路

杨淑敏和张娅被逗得直笑,摸摸盼盼的头和甜甜的小揪揪,“你俩长得越来越俊了,比上一次见高了好多呢。”

甜甜立刻高兴地转圈圈,“真的吗?真的吗?”

她可盼着自己长高高,最好比盼盼他们都高,像奶奶和爹那么高才好呢!

聊了几句,林姝就说去食堂打饭。

这时候陈父陈母也跟着上楼来,恰好和林姝又在楼道碰上。

原本他们觉得自己儿子和林姝男人是战友,那在这院儿里就是平起平坐的身份,结果因为俩孩子说陈燕明欠钱的事儿他们下意识觉得心虚气短,见了林姝不由自主地就矮一截。

“要去打饭呀?”两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主动跟林姝打招呼。

林姝却没回报热情,瞥了他们一眼,想起什么似的回头看了看阳台,走过去,“虽然大家都住三楼,可我得和你们说清楚呀,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咱们只是邻居更得算清楚。”

陈父陈母摸不着林姝家的底细,只以为是儿子的债主,自然不敢和林姝大小声,赶紧问怎么算。

林姝指着阳台:“这炉子、煤球、油盐酱醋可都是我家的,你们儿子……”

陈父陈母立刻眼睛发光般盯着林姝。

林姝顿了顿,慢条斯理道:“陈燕明很少来家属院儿,来也是吃食堂,这里可没他的东西,都是我置办的。你们要是用……哎呀,我说你们怎么回事,怎么把我油用掉那么多?”

陈父陈母见林姝冷了脸,当时就吓一跳。

杨淑敏和张娅也过来看,两人和林姝交好,看林姝对陈父陈母的态度就知道有事儿,自然配合林姝。

“哎呀,他们来那天我瞅着还有多半小桶呢,这会儿才几天就见底儿了?”

张娅:“这豆油要七毛五一斤,起码用了两斤吧,那得赔你一块五。”

陈父陈母的脸一下子拉下来。

陈母低声骂道:“菊英,你个

()不会过日子的,才几天你咋用恁多油?”

张菊英低着头,也害怕得很,怕林姝发火儿让人给他们抓起来。

刚来时候她听公婆说这是三狗哥的单位,三狗哥是大官儿,这楼是他的,他说了算。

那这楼里的油盐酱醋还不都是他的?

还不得随便用?

在乡下她就听人家说城里当干部的待遇可好了,白面随便造,油随便吃,当水喝都可以。

她寻思自己终于也过上这样好日子,她能不……挥霍一下?

来这里吃的第一顿捞面条,她可炸了葱油的,虽然从来没用过这么多油还炸糊了,可……真她娘的香!

那天她和公婆俩吃得贼拉香,当天晚上三个还因为吃油太多拉肚子呢。

刚才她没用很多油,但是也倒了一勺子炖白菜呢。

这白菜水煮不好吃,加上油炖那可真香。

现在跟她说这不是三狗哥的,得要钱?

盼盼和甜甜就跑过来把油桶、盐罐子、酱罐子给搬走。

幸亏糖罐子没放这里呢。

还有天冷了,泡菜罐子、咸菜罐子也没放这里,要不肯定也被他们给偷吃了。

这要是他们对干爸好,别说这些咸菜,就是大鱼大肉他们也舍得给吃!

可他们对干爸不好,他们就不舍的。

他们可不惯那坏习气。

陈父陈母看林姝他们把东西都搬走,急得团团转,还想阻拦,“咋就搬走呢?”

“你搬走我们用什么呀?我们还要用呢?”

“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说不定是我们家的呢?”

“咋这么抠门儿呢?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呢。”

杨淑敏来了一句,“你们真是陈燕明的爹娘?有什么证明吗?”

陈父忙道:“有,我们带了户口和介绍信的。”

他立刻让陈母进屋拿。

很快陈母把户口本和介绍信拿出来。

林姝看了一眼,户口本是陈家的,不过陈燕明户口不在上面,他和陆绍棠的都在部队里。

介绍信是大队开的,时间竟然不限,内容是来找儿子随军。

陈父:“你们看,有大队盖的戳呢,我们是亲爹娘。”

林姝有点遗憾,不能把他们当假冒的遣送回去。

她扭头看躲在陈母后面的张菊英,这人口口声声说是陈燕明摆了酒的媳妇儿,看来这是陈父陈母背着陈燕明直接娶的。

这人性千奇百怪,天底下的父母也各不相同。

陈燕明那么有出息,可他爹娘愣是偏心没出息的二儿子,对大儿子虽然不偏心但是也不讨厌,可唯独对陈燕明没有什么温情,满脑子都是要钱,把陈燕明当一家子的血包。

爹娘可以偏心,却不能因为偏心失去底线。

但凡他们对陈燕明还有普通爹娘对儿子的感情,林姝都不会看不起他们,也不会对付他们,依然会当长辈好好招待。

盼盼和甜甜送完油桶和盐罐子?[(),对陈父陈母道:“你们用我家的油和煤球,是一块六毛钱哟。”

陈父又黑又糙的老脸涨得黑里透红,大有被人抓贼的羞辱感,他骂道:“三狗儿这个混账东西,知道爹娘要来也不说给准备好。真以为他当别人是战友,别人就当他也是?”

陈母:“俺们现在没钱,先赊着吧。”

盼盼立刻道:“那就是五百零一块六毛哟,你们可得记好了。”

他决定以后见到干爸爹娘就提醒他们,免得他们忘记!

陈母被盼盼吵得脑瓜子疼,赶紧拿盆把饭菜倒进去,端回房间立刻关上门,生怕林姝追着要债。

林姝朝盼盼和甜甜眨眼,带上几个饭盒去打饭。

杨淑敏和张娅也一起下去。

陈父三人躲在门后面听着外面的动静。

陈母:“他爹,这可咋整呀?咱带的那点钱和粮票要不够了。这原想着跟三狗儿战友借呢,现在他不回来,他婆娘这样凶还这么抠门儿,肯定一分也不肯借的。”

陈父咬了咬牙:“去给老大拍电报,让他和姊妹凑个二三十块钱给咱汇过来,再让老二从家里借粮食去粮管所换粮票来。”

他们来的时候凑了四十多块钱的,可三个人坐火车不少钱呢,原说他们坐火车会报销,但是三狗儿不在,这钱现在也没人给他们报销,还得等他回来再说。

粮票他们来的时候凑了三十斤,勒紧裤腰带还能吃些日子。

张菊英:“爹、娘,咱、咱跟政府借行不?燕明哥是政府干部,他不在家,咱来了没饭吃,政府不能不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