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崽崽们

到了县革委会门前的小广场,侯博三个已经等在那里。

他们骑自行车来的。

盼盼和甜甜就跟林姝说他们和哥哥走,就不陪娘去领奖啦。

公社领奖他们去过啦,据说县里市里领奖没有公社有意思,因为城市的干部有文化口才好都爱讲话,一讲就是半天,大家都得乖乖坐在下面听。

这对小孩子来说太折磨人啦。

虽然对陆平放心,林姝还是交代两句,又给他一把零钱,让他带着弟弟妹妹玩,想吃什么就买,想看小人书也可以买。

陆平不肯要:“三婶儿,我有钱。”

他现在帮大队算账,那也不是白算的,陆大哥时不时得给他点报酬的。

甚至大队长和书记都会奖励他一两块钱零花儿呢。

平时林姝和陆老爹也给他。

他不出门也没什么花钱的机会,今儿正好带出来。

他们已经忙着拿糖葫芦出来插在稻草把子上了,陆平和陆安帮忙把一个草把子绑在自行车前面,另外一个可以扛着去其他地方试试。

大箢子和小箢子就捆在自行车后座上,草把子上的卖掉就从里面拿了补充。

小孩子都自动步行,不需要坐车。

几个孩子朝大人们挥手,“拜拜,我们卖糖葫芦去了。”

林姝还是有点不放心,问道:“要是县里市场办的红袖箍抓你们怎么办?”

虽然在市里卖茶叶蛋没人抓,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拿个饭盒而已,你现在大张旗鼓的推着车子,保不齐人家就问呢。

侯博道:“三姨,我们会先侦查环境的,去没有红袖箍的地方。”

主要就是去招待所、供销社、电影院、国营饭店、学校这种地方。

县城除了小学初中还有高中呢。

盼盼:“娘,你放心吧,红袖箍不会抓我们这样偶尔来卖点东西的,他们抓熟面孔呢。”

他跟闫大夫请教过的,闫大夫说现在有人悄悄卖早点都没人抓呢。

他们让林姝不用担心,来的路上还看有人拎着篮子卖馒头和包子呢,也没人抓。

林姝寻思那就锻炼锻炼他们,跟着大部队进革委会去了。

陆平正想领着弟弟妹妹们去电影院那边呢,一个老太太领着俩孩子过来,一个小男孩子一个小姑娘。

看到这边有糖葫芦,俩孩子立刻欢呼一声跑过来,“奶/姥儿,买糖葫芦!”

小男生跑得快,到了跟前就问:“多少钱一串?”

陆安第一次卖东西紧张得不行,寻思路上盼盼说四分钱一颗那不就是四毛钱一串?这也太贵了,人家肯定不买。

不买就算了,若是人家露出一脸嫌弃来一句“也太贵了

,想钱想疯了啊”,那多难为情啊。

他张口就想说三毛钱一串,一串大个是八个,小个儿是十个。

盼盼比他快,脆声道:“五毛钱一串!”

陆安吓得都不敢动了,紧张地偷觑跟上来的老太太,等着人家翻脸骂人。

小男孩子不知道行情,只管贪心地看着,下意识伸舌头想舔。

老太太过来,倒是没露出嫌弃的神情,却也微微蹙眉,“怎么这么贵呢?你们家大人呢?”

盼盼立刻道:“不贵不贵,糖多难买呢,去买糖票一斤就得五六毛钱呢,买糖再七毛六,买不到糖票还得买高价糖呐。”

老太太是知道这个的,毕竟她夏天还卖冰棍儿呢,她笑道:“那五毛一串也不便宜,四毛吧。”

陆安都忍不住要答应了,四毛呀,人家主动给,不少了!

盼盼:“奶奶,不行呀,我们偷偷背着家里人做的糖葫芦,偷偷出来卖的,左右回家都要挨打的,四毛是本钱要是不赚钱那多亏呀。”

老太太就笑起来,“你们是谁家的孩子?”

她瞅着几个孩子穿得都不错,棉衣厚厚的,全都穿着棉鞋戴着帽子,女孩子帽子上还扎着头花,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

再说了,普通人家不可能会做糖葫芦,更不可能买到这么多糖和山楂。

她猜测是城关大队队干部家的孩子,估计是几家孩子凑一起了。

盼盼说了五毛,陆平和侯博就支持他,没有改口。

甜甜这时候开口道:“奶奶,山楂还是中药呢,能消食儿,有助于消化,还能活血散瘀呢。您别多吃,买一串三个人吃,一人吃两三颗就够啦。酸酸甜甜,消食儿止渴,多好呐。”

老太太被说得笑起来,“哎哟,这么点的孩子懂怪多呢。”

五毛钱不便宜,甚至可以说相当贵,毕竟一斤糖也才七毛六,一斤三级猪肉也才七毛六呀。

可老太太乐意。

又不是天天买。

今儿县里开表彰大会,她家儿子闺女都被表彰,她高兴着呐。

就买一支给俩孩子甜甜嘴儿。

老太太付了钱,挑了一支大大的糖葫芦,一个孩子一颗给他们分着吃,一起往革委会里面去了。

望着老太太三人的背影,陆安惊呆了,“真行呀?”

五毛啊!不是五分!

我滴天呀,过年奶才给五分压岁钱,别人家两分都没呢。

一分钱一块橘子糖啊。

两分钱一颗大白兔啊!

七分钱一本小人书啊!

老天爷呀,一支糖葫芦五毛钱,太黑心了,真敢要啊!

他瞅着盼盼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盼盼瞥了他一眼,又跟他们嘀咕,“咱们卖贵的东西得会说。”

怎么说呢?

盼盼是有经验的,你得会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