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朱厚照带领百官,在大祀殿合祀天地的时候。杨廷和带领部分官员,在东边分祀大明(太阳);梁储带领部分官员,在西边分祀夜明(月亮);王渊带领部分官员,在更外围分祀星辰;另有靳贵、杨一清等重臣勋贵,主持其他配祀分坛。

从这个祭祀安排便能看出,朱厚照把王渊的地位,提升到中枢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内阁首辅和次辅。

一个礼部左侍郎,竟然碾压六部尚书,还碾压了靳、杨两位阁臣。

如此逾越礼制的行为,虽有人提出异议,却根本无济于事。因为皇帝携大胜而归,三法司、司礼监、制敕房、锦衣卫刚被撸了一大堆,朱厚照的威望正处于巅峰时期!

眼见大祀殿那边,皇帝即将祭祀天地完毕。

太常寺一位赞礼郎(正九品)扯开嗓子喊道:“分献官,献礼!”

王渊身边的赞礼郎跟着喊:“初献!”

王渊立即捧起布帛,上前献予众星之神。

“拜!”赞礼郎又喊。

等叩拜结束,赞礼郎再喊:“亚献!”

献礼布帛分为很多种,每次献的都不同,“终献”完毕才告罢。

这玩意儿改动很大,开国之初,天地祭祀完毕,其他祭坛才开始献礼。宋濂认为,这是对日月星辰等配祀对象的不尊重,于是改为祭祀天地即将结束时分献。

弘治朝以前,分献官在献礼时不用跪拜,因为他们是代表天子献礼。当时的吏部尚书,说这非常不合礼制,于是更改祭祀内容,导致王渊在分坛献礼时也得拜。

嘉靖不愧是道君皇帝,祭祀属于他的专业范畴,再次来了一回大修改:把天地分开祭祀,又把十四个分坛,缩减为四个分坛。

王渊这边祭祀星辰完毕,便带着身后的陪祀官,前往大祀殿与皇帝汇合,共同完成对天地的最后献礼。

祭祀结束,起驾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