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页

调教初唐[校对版] 晴了 2285 字 2023-03-15

李叔叔把目光投向了李大亮,李大亮微微颔首:“臣以为,可行。农具之铸造,肯定要比火器简单,派工匠过去之后,只需搭起工棚,便可铸造了,只要人力够,定然不会耽误农时。”

“李爱卿,你主理此事,这样罢,就从这个月起,工部立即迁工匠往辽东,越早能在辽东开工越好,至于这边,先把铁料及铁矿之七成,皆交与武研院,到于铜,嗯,依旧保持一万斤就行了,朕可不想连铸钱的铜都没有。就这么办吧。”李叔叔抚着长须轻叹道,这也算是没办法的办法。

……

“贤婿,这么多的原料都给了你,你能不能保证,把这些急需物资的产量再提高一倍?”李叔叔这话虽然说得慢条斯理的,可坐我边上的一帮子老兵痞全都眼泛金茫,直勾勾地盯着我,跟黄鼠狼看到了鸡仔似的。

我有些不太自在地挪挪屁股:“这小婿怕是得先回去查看一下,才敢给陛下最准确的答复。”

“嗯,也罢,今天就散了,贤婿,你反正也闲着没事,现在就去武研院,朕就在宫中等你的消息。”李叔叔的心情很迫切,我只好一路狂奔往武研院而去,打马赶到了武研院,召集了武研院所有的中高级干部之后,我宣布了这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以后,每月工部都将会向我武研院提供铁料近十五万斤,铁矿二十三万斤,铜依然是一万斤,这是陛下看重咱们啊,诸位。”

“大人,咱不是做梦吧?”一位资深匠师不由得舔了舔嘴皮子,自个在那扳起了手指头:“这可比咱们以前拿到的份子多了一倍还不止,乖乖,可了不得。”

钟骅也在那一个劲地估量:“铁料十五万斤,铁矿二十三万斤,咱们的炼钢厂倒是能吃得下,这样一来,下官估计,咱们每可出钢至少二十万斤以上,若是能炬得好了,出钢能有二十五万斤都有可能,房大人,咱们武研院可算得是养眉吐气了。”钟骅计算完之后,激动地都抓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瞎激动。

“嗯嗯,我知道,这我知道,大伙静一静,都安静下来,别高兴得太早了,诸位,告诉你们,你们各部的进展情况如何,别给本官来虚的,告诉你们,陛下既然把如今大唐近七成的产量都丢在咱们这儿,咱们若是产量上不出,到时候,不仅仅是丢咱们武研院的脸这种小事,更关系到我大唐战略任务会出现漏洞的问题,这一点,你们必须牢记在心。”我满脸严肃地道。

第703章 李叔叔的又一阴谋

“大人尽管放心,我们冶钢厂决不会有了原料吃不下,至少每月我们可以提供十三四万斤的软钢,近十万斤的硬钢。”冶钢坊的头头当先跳了起来,作出了保证。边上,各个部门的主管也都踊跃发言,不过,火炮坊的主管表情有些难看:“大人,钢材增加了是好事,可没铜,咱火炮的产量依旧上不去啊。”

我也只能叹气,谁让大唐的铜产量不高。“这样吧,火炮、船炮的产量依旧固定不变就是了,不过,你们给我加大人力和物力,再努力一把,我再给你们半年的时间,争取能够到了那时候,能全部采用钢材筑炮,你们也知道,铁胎铜胚炮管的原理就是铁硬,而铜软,能不能想个办法,把铜改用软钢,或者就干脆就软钢直接浇铸。”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只是给他们提个建议,能不能办成就是他们的事了,毕竟我只是一位指导者,并不是工学院的专门人士。

我终于拟出了要交给李叔叔的报告,钢弩的产量月产钢弩可达五千之数,至于迫击炮的产能,可以提高到月产一百五十门,火炮照旧,不过,由于铁料的充足,手雷的产量翻了整整三番。

李叔叔也很高兴,至少,只需要到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满足手下爱将的需求,而且甚至还能超出,并且可以对其他部队,进行少量地换装。

“不错,呵呵呵,好嘛,这样一来,老夫可省了心了,如今加大发展辽东的力度,今年辽东的粮食就已经能自给自足了,再过上几年,辽东又成了我大唐一个大粮仓,到了那时候,谁也别想从我大唐手里边把辽东给拿走。”李叔叔得意地拍了拍案几上我递上去的单子。

“对了,现下可是入了冬了,咋样,贤婿你那狗车可曾作出来?”李叔叔说完正事,开始跟我瞎扯了起来。“已经做出了三架样车了,不过眼下没下雪,小的拿出来也没用,所以还在等着。”我笑着答道。“嗯,到时候,老夫也得去见识一二。”李叔叔抚起了长须意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