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页

调教初唐[校对版] 晴了 2520 字 2023-03-15

“林邑?这朕怎么觉得有些耳熟?”李叔叔微微一皱眉头。

我朝李孝德挤挤眼,这家伙立即上前禀报:“陛下,这林邑国,是乃前秦之时林邑县也,前汉又归于日南郡,置象林县,古越裳之界也,前汉之伏波将军马援开汉南境,置此县。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又出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

蛊惑,赤裸裸的蛊惑,李孝德跟了我这么久,这个时候不出招还等啥?那样的话,岂不是辜负了我数年的精心教导?进奏院,目前负责的主要是军事情报这一块的一个半配属单位,实际骨子里全是一群整天窥探、打听着大唐周边各地域特产、矿物、生存资源、各国的军事力量、军民配比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方面的大唐中情局。

现在,进奏院的力量也开始进行分划了,因为我不想在大唐,出现一个向后世明朝一般的锦衣卫那种置于国家法律之上的系统,更重要的是,需要把他们的权责进一步地明确和分划。

李叔叔点了点头:“林邑国,林邑……哈哈哈,朕还险些忘了,那好像是在武德六年,你们的国主范梵志遣使来朝我大唐,八年,又遣使献方物,先帝为此,还特地设《九部乐》以宴之,贞观初年,你们的国主还遣使以贡驯犀以贺朕之登基,言语多有不敬,当时,朕之爱卿还欲劝朕,发兵讨之,朕有言之:昔苻坚欲吞晋,众百万,一战而亡。隋取高丽,岁调发,人与为怨,乃死匹夫手。朕敢妄议发兵邪?后赦不问,后头黎为国主不久就便病死,其子镇龙立,亦献异宝甚多,朕记得清楚得很哪……”

李叔叔在这里显摆知道,不过,我忍不住撇了撇嘴,李叔叔真是一位以德服人之君?仁德之主?这话简直就像是杀猪匠在缚在了屠宰台上的生猪在念佛经一般。

林邑国虽然小,不过,其地之富庶可是有名的,别的不说,他每次前来进贡的各种奢侈品就让朝中大臣绿了眼,不然,你以为大唐的大臣都是二愣子,会为了屁大点的话语不敬这种小外交事件要求李叔叔发兵攻打?李叔叔何况不心动,只不过是觉得这种理由实在是太不充分了,所以才没有同意。

而现在,特别是李叔叔刚才听了这个老家伙这么一说,心中贪婪的渴望差点就让他快保持不住大国帝王的风范了。李叔叔的内心一定是既忌妒,又愤恨,为啥这种好事不是在大唐的脑袋上。

第657章 林邑国之变

李叔叔的目光很复杂,既充满了食肉者的贪婪,又同样在犹豫,没办法,大唐缺粮啊,上次一战,得了高句丽的那三百八十万石粮食,让李叔叔就激动了好几天都睡不好觉,为的是啥,就是因为大唐的农业水平还是显得薄弱,亩良太低,旱田不过一石余,上好的水田也就是三石,一般的也就是两石,三百八十万石也就相当于是一百多万亩良田的产出,大唐虽然贞观算得上是盛世,可眼下,国家的底子依旧没薄,年年的灾荒,还有长时间的对外征战,国库的存粮常有不足,而如今小小的一个林邑,其大小不过跟大唐最小的黔中道差不多,人口不过三十来万,可其产出,竟然能与整个大唐帝国的租税接近,要知道,大唐如今可是有三百余万户人家,就算平均一家三口人,那也是近千万之众,这能不让人对这个小小的,人口不过三十余万,大唐伸个小手指头就能拿翻戳倒的肥美之地动心吗?

可你没理由啊,任何对外战争,你总得有个让人信服的借口,比如打辽东,李叔叔就把大唐装扮成了复仇之师,比如干掉突厥,同样,任何一场对外战争,总得有个堂而皇之的理则,就像后世的金毛猴子一天倒晚标榜自己多么多么的正义,其实满嘴的骨头渣子,一脑袋的龌鹾。

不说其他的,我也气的直咬牙,林邑国,屁的林邑国,凡是对我大唐的生存有利的,都应该是属于我们的,林邑从秦朝、汉朝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土地,为啥如今变成了一帮土蛮子的国度,那么丰富的物产,他妈的,想想我都恨的牙根直痒痒。

不过,令我遗憾的是,大唐立国之后,已经承认了林邑为我大唐的蕃属之国,没有任何理由的去动刀兵,这会让大唐的周边怎么看待大唐?

如今大唐的吐蕃战略靠的就是属国的力量来对吐蕃进行牵制,如果大唐真成了个出耳反尔的国家,那样一来,谁还敢相信大唐的承诺?所以,战争是必须的,但是战争的理由更是前题。

林邑国副相赵霨可没想到李叔叔的记忆力这么好,激动得黑红的脸膛之上老泪纵横:“天朝的陛下,您居然还真记得我林邑小国,下国之臣赵霨实在是感铭五内……”老家伙突然之间号啕大哭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