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从岷江到松州城,骑兵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许敬宗忽然笑呵呵的问道。

陈光蕊面色一动,双目光芒一闪,赶紧笑呵呵的说道:“不会超过两个时辰。当然这也要看看渡江的速度如何了。大概也就两个时辰左右吧!”

“哦原来如此,下官明白了,告辞,告辞。”许敬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连连点头,朝陈光蕊拱了拱手,笑呵呵的告辞而去。

“这下好了,朝中又有事情发生了。”陈光蕊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许敬宗言语之中的意思了。他显然是不想放弃这个机会,狠狠的教训一下魏征,让魏夫子吃个大亏。

帮?还是不帮?陈光蕊首次变的迟疑起来。说实在的,朝廷本就应该没有什么文武之争,只有那些心中有事的人才会有如此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斗陡然变的扩大化了,就是陈光蕊想躲也躲不了。

无疑,这次魏征显然是站在文官这边,而许敬宗虽然是站在武将那边,但是却是为了私利。这种人是被人鄙薄的对象,但是不得不承认,武将们这次会念着许敬宗的好的。只是如此一来,自己又应该站在哪一边呢?

岑文本只所以说要等到明日才去见太子,显然也是这么考虑的。文臣和武将,谁都不好得罪的。就是强大如岑文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是不知道此事传到陛下那里,陛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一想到这里,陈光蕊陡然变了颜色。这件事情看上去是文臣和武将们之间的斗争,实际上,却是天子日后的执政方向的影射,或者说让群臣们看到太子殿下日后的执政方向。这就是一个信号。

东宫,卢承烈望着面前的文书,面色铁青,在他的对面,狄仁杰正闭目端坐在那里,好像是没有看见卢承烈脸上的表情一样,实际上,对于卢承烈此刻的心情他是十分了解,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卢承烈解决。

“这个张一峰实在是该杀。”卢承烈扫了狄仁杰一眼,见他默不作声,不由的冷哼道:“从岷江沿岸到松州才多少时间,郭道封虽然战死,残兵也数百人,加上松州的府兵最起码有千人,若是再加上松州的青壮,最起码也有两三千人,两三千人守卫一个坚固的松州城,最起码没有一两天是打不下来。如今倒好,吐蕃人连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发动一次,对方就拱手投降了,不但送出了三十万石粮草,还送了十几个青楼女子,这些青楼女子难道就不是我大唐的子民吗?就这样白白的送给了吐蕃人凌辱?最后还借口说是用如此小的代价,使的整个松州都免遭涂炭,这又是什么道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还有这个魏征,居然说的如此理直气壮,真是让人可恶。难道他也是老糊涂了吗?”

“殿下,魏阁老可不是老糊涂了。”狄仁杰终于说话了,只听他轻轻的说道:“魏阁老此举不是为一个张一峰说话,而是为所有的文臣说话。陛下辛苦创立了江山,这些武将们各个都能封侯拜将,光宗耀祖,这些年来,朝廷所封的爵位是多余牛毛,别的不说,在这长安城内,随便丢块石头,弄不好都能砸到一个有爵位的人,尽管有些爵位并不是世袭的,但是毕竟也是爵位不是。不知道殿下发现到没有,这些有爵位的人,大多都是武将们。文臣之中,除掉几个跟随陛下起兵的文臣,然后就是武德年间所赐封的文臣外,其余再也没有多少文臣是有爵位的了。这就是根本。再看看,大将军李靖都已经封了郡王了,可是文臣之中,可有郡王?一个小小的张一峰只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魏阁老也只是文臣中的一个普通的代表而已。”

第六百四十八章 唐毒许敬宗

“武将们征战疆场,浴血奋战,舍生忘死,开疆扩土,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朝廷自然要给予他们奖励,拜将封侯也是应当的。而文臣们却是呆在朝中,功劳虽有,但是却没有武将们来的明显,更何况,武将们有性命之忧,而文官们出入有马车,吃喝皆有上等的美食,终日太平,日子过的远比那些武将们轻松许多,有高官厚禄就可以了,若是说要封爵位,恐怕是很难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到了外面就变成了这么一番言论呢?”卢承烈冷笑道。他双目中寒光闪闪,显然对于这种言论很是生气。

“殿下,您不要忘记了,当年汉高祖刘邦评论诸功臣的时候,说汉丞相萧何为众功臣之首的言辞。由此可见,文臣也是可以封侯的。”狄仁杰淡淡的说道。

“萧何是萧何,当年的萧何就是如今的岑文本。只是当年的萧何之后,还有多少文臣可以封侯的?汉高祖曾经说道非战功不得封侯的言语。我朝虽然没说没有战功不能封侯的言论,但是相对来说,武将们封侯自然要轻松的许多,谁让父皇崇尚的是进攻呢?这样一来,武将们自然有更多的封侯的机会了。”卢承烈满不在乎地说道。

“殿下,话虽然如此,可是殿下不要忘记了,这爵位多了,权利也就大了,而且那些武将们也都会想着朝廷应该每年都要发动战争,这样一来,人人都是有封侯的机会了。”狄仁杰笑呵呵的说道:“魏征等人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这是对陛下提出规劝,穷兵黩武是不利于朝廷的统治,江山的稳定。呵呵实际上,一个张一峰的生死并不在他们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