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页

“殿下,如今长安之事已经得到解决,南征也是必然的事情,殿下若是想成为陛下一般的人物,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军制。”长孙无忌又指点道:“马上的皇帝虽然不能治理天下,但是却是能震慑天下。当年杨广若不是出了昏招,天下间何人敢反。殿下却是不同,宣德殿内的五位大学士相互制衡,足以将朝中大事处理的妥当。就算出现奸佞之徒,那些御史言官们也不会放过他们的。这一点殿下可以放心。”

“舅舅所言甚是。承烈多谢舅舅指点了。”卢承烈点了点头,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次来长孙府邸倒是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此事过后,舅舅恐怕要去洛阳了。我长孙家族本身就是洛阳人。这次恰好要迁都,所以就落叶归根了。”长孙无忌望着远处天空,轻轻的说道。双目中隐隐有一丝落寞之色。挣扎半生,为的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今却要被赶出朝廷了,让长孙无忌心中空荡荡的。

“舅舅为我大唐也曾立下功勋,承烈铭记在心。”卢承烈好像能感受到长孙无忌心中所想一样,轻轻的说道。

“老臣多谢太子殿下厚爱了。”长孙无忌哈哈大笑说道:“我长孙无忌能辅佐当今天子已经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了,最起码在大唐草创的时候,我长孙无忌也曾一展抱负,哪里还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这个时候急流勇退,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长孙大人所言甚是。”也不知道在外面等候多久的狄仁杰闻言哈哈大笑,说道:“殿下也曾经询问过下官,为相多少年适合,下官回答说十年足以,十年足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只要如此,作为一个人来说,哪里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最起码在青史上,自己也能留下浓浓的一笔。这一点,下官可是要恭喜长孙大人,从此可以逍遥自在了,倒是我等还要早名利中挣扎了。”

“怀英啊殿下能得你,是你的幸事,也是殿下的幸事。”长孙无忌这个时候才认真的打量着狄仁杰一眼,点了点头说道:“你确实很不凡,难怪陛下能让你来辅佐太子殿下。”

“那是陛下的圣恩。”狄仁杰赶紧说道。

“能得怀英的辅佐,也是承烈的荣幸。”卢承烈点了点头说道。

第六百二十九章 松赞干布

就在长安城内,卢照辞清理内部诸事,准备安心南征的时候,他不知道的是在西方的大敌,也同样在算计着他。

逻些城内,松赞干布居住在华丽的赞普宫内,这些都是仿照中原汉人的建筑,当然也是有吐蕃本土的特色,相对而言,还是有这异域风情的。吐蕃最伟大的,第三十二任国主,十三岁登基的松赞干布正在召集群臣,商量着如何应对强大的大唐赞普朝。

松赞干布年纪轻轻,高大而雄壮,神情极为威武,他是第三十一任赞普朗日赞普的独子,当他三岁的时候,其父率兵灭掉了苏毗部落,统一了西藏高原,由一个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领一跃成为吐蕃各部的君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朗日松赞对独生子的培养和教育极为关怀,使松赞干布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训练,逐渐成为精通骑射、角力、击剑、而武艺出众,又爱好民歌、善于吟诗的文武全才的赞普子。当松赞干布届满十三岁的时候,统一的吐蕃赞普朝遭到沉重的打击,国赞普朗日松赞被人毒死。与此同时,父赞普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尽为叛乱者所据。不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在积极地进行“复国”活动,他们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松赞干布面对这种内困外扰的严重局势,毅然继承父位,挑起了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的重任。他沉着冷静,依靠新兴势力,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经过三年征战。平定了内部叛乱,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如今的吐蕃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文有禄东赞,武有尚囊这样的名将,而松赞干布也是一位马上的天子,雄兵数十万计,也因为如此,他才敢在关中发生叛乱的时候,悍然对大唐发起了挑衅。只可惜的是他小瞧了卢照辞的威望。随着徐世绩领军坐镇大非川,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再也不可能有缓和的机会了。松赞干布也是一个硬汉子,既然不能缓和,那就用兵逼着你缓和。这样的枭雄人物,也幸亏是晚出生了一点,否则的话,若是搁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恐怕中原是何人所有还成个问题呢!

“都来说说,如今大论正坐镇金齿部,率军与大唐赞普朝相抗衡。以达到拖住卢照辞的目的。我们也要动起来了。”松赞干布大马金刀坐在宝座上,淡淡的望着周围的文臣武将。将中央高级官吏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大相,称为大论;又设副相一人,称为小论;另设兵马都元帅正副各一人,执掌兵权。第二类为宰相僚属,其中有内大相一人,掌管国内事务,整事大相一人,管司法诉讼;另有外交、财政等官。“诸官之中,大相最尊!”“事无大小,必出于宰相,便宜从事!”,而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松赞干布能知人善任,协助他管理行政事务的最著名的四贤臣有吞弥·桑布扎、禄东赞、支·赛当汝恭顿和娘·赤桑扬顿,他们为吐蕃赞普朝建政初期立下了功勋。

“尚帅,你先说说。”桑布扎是个生着花白胡须的老者,他扫了尚囊一样,轻轻的说道。

“赞普,臣以为我军用兵四十万,大唐拥军百万有余,若是与他们决战,我们是必定不能赢的,但是大唐的百万军队要坐镇地方,臣算过,大唐能动用的军队不超过四十万到五十万人,与我军相差并不大,而且这些军队召集起来,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而我军有四十万人,可以一起出动,这就是差别,仔细算起来,我们还是占有上风,我们都是骑兵,骑兵就是进攻,只要我们不断的进攻,就能使大唐赞普朝的军队疲于奔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不断的消耗着大唐军队的实力。力量此消彼长,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占据上风。”尚囊大声的说道。不得不说,这位吐蕃名将还是有点本事的,一眼就看出了偌大的大唐帝国弱点所在。这大唐军队人数是多,可是正因为人数多,调集起来很是麻烦,要守卫的疆域又大,可是吐蕃人就不同了,他们只要进攻,又以部族为单位,干的游牧的活,偌大的高原上,打不了就走,大唐人地处平原,进入高原本就是不适应,这样一来,可以不断地消耗着大唐的军队,力量自然就形成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