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算了,这也是大唐的迎宾礼仪,怪不得他们。”禄东赞止住阿雅说道:“传命下去,让这些奇珍异兽放在后面,我们这些使臣去就可以了。”禄东赞脸上虽然露出一丝笑容来,只是双目中的寒光却是任何人都能看的见,显然是因为此事而生气。只是他心机深沉,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好雄伟的城池啊!”半响之后,巍峨而壮观的长安城顿时出现在众人的面前,高尚嘴巴张的老大,指着远处的长安城惊讶的说道。

“真是雄伟啊!”阿雅等人见状,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也不得不说,自己的那些部落根本不能与眼前的城池相提并论。

“这样的城池需要多少的人马才能攻下来啊!”与这些部落酋长们不同的是,禄东赞骑在马上,望着雄伟的长安城,心中暗思道。他这次来长安,固然是为求亲而来,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刺探一下大唐的军事情报,看看的大唐的虚实。以方便日后进攻大唐所用。但是眼前的长安城瞬间就让他感到惊讶了。沿途虽然有无数的城市,但是都没有眼前的这座城池一般给他的震惊,给他震撼。更是让他有种心惊胆寒的地步。

“看,看见唐朝的大臣了,只是不知道何人才是大唐的魏王殿下。”高尚忽然指着远处的一处人马说道。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到,高耸的城门之下,不知道立着许多人,有官有商,有民有士,正在等候在哪里,为首一人身着浅红,三缕长须披在胸前,相貌清瘦,面容却是显的潇洒不已。其余之人或是浅红,或是浅绿,或是深绿等等,都等候在城门之处。

“这里没有魏王。”禄东赞面色不由的一变。他熟知中原礼仪,尤其是对大唐的事情更是熟悉无比。什么样的官员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有着明确规定的,大臣穿什么衣服,皇子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有着明显的限制的。眼前的这伙人中,根本就没有一个穿皇子服饰的,显然皇子并不在其中。也就是说明,大唐并没有让皇子出来迎接自己等人。

“没有魏王?这是什么意思?”阿雅等人闻言面色一变,吃惊的望着禄东赞,在这些人当中,禄东赞无疑是众人之首,各个都听他的安排。

“不是说今日有大唐魏王殿下亲自来迎接我们的吗?怎么到了城门前,却不见有魏王前来迎接,这是为何?难道大唐皇帝喜欢失信于人吗?”白峰面色一变,忍不住冷哼道。

“大唐皇帝何时曾说过,让魏王来迎接我们的?”高尚忍不住辩解道:“都是我们得到的消息上是这么说的。大唐皇帝会不会派魏王前来迎接,并没有下达正是的文书,说对方失信,也是说不过去的。”

“哼,总之是不对的。”阿雅在一边也冷哼哼的说道。说着就将目光向禄东赞望了过去。只是禄东赞面色凝重,好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一样。

不错,禄东赞这个时候心中更是在思索万千。更换迎宾的使者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代表着大唐皇室的态度。若是以前是魏王来迎接自己等人,那就说明大唐皇室对和亲之事还是比较赞成的,潜意识之中,也是在说明,大唐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开战,作为一个杰出的智谋之事,就能从其中得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以此来威胁大唐妥协,退让,可是如今却是不同了,大唐更换了人选,将一个亲王变成了一个大臣,而且是一个浅红色官袍的大臣,恐怕只是礼部的一个郎中吧这种态度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也就是说明了大唐国策在一瞬间得到了改变。而且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对于禄东赞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而更让禄东赞感到不舒服的是,这种事情,以前大唐并没有以文书来通知自己,所以让自己有火也发不出,反而脸上还要堆满着笑容。这让他很不舒服,但是却又没有办法。只得笑呵呵的迎了上去。

“大唐礼部郎中姚典奉宣德殿之命恭迎吐蕃使者以及西南五部首领。”姚典笑呵呵的迎了上去,脸上却是堆满了笑容。

“吐蕃大臣禄东赞率领西南五部见过天朝大人。”禄东赞也行了一个吐蕃礼节,神情极为恭敬。但是言语之中却甚是不客气,将西南五部纳入了吐蕃国土之内,脸上却没有任何畏惧之色,平淡无比,好像说的是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情一样。

姚典面色一动,微微扫了身后的阿雅等人一眼,笑呵呵的说道:“将军六人前来,岂有一人答话的道理。莫非将军身边的几位部落首领不是贵客不成?”其实阿雅等人只是站在禄东赞身后半步的距离,但是姚典口中,却是说众人一起前来,不经意间就将五部的地位再次抬高,和吐蕃使臣是一个层面上。连打带消将禄东赞的话化解的一干二净,倒是让禄东赞心中赞叹不已。这大唐不愧是天朝上国,短短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局面。

“和蛮族高尚见过大人。”和蛮族高尚首先行礼说道。然后濮子部、芒部、望部、金齿部四部首领也朝姚典行了一礼。别人把你当人,你自己总不能不把自己当人吧禄东赞见状脸上露出的一丝笑容来,但是姚典还是从他的双目之中露出一丝寒光来,心中却是暗笑。这点手段居然也想在大唐群臣面前显现出来。听说这个禄东赞乃是吐蕃有名的智者,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而已。

“外臣这次进京朝见大唐天子,赞普让外臣带来一些礼物,赠送给天朝陛下,好请大人安排。”禄东赞笑呵呵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