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页

“不错。”卢照辞合上书籍,望着卢承祖说道:“你倒是继承了卢氏和崔氏的才学。日后必定也是一个儒家大家了。”

“儿臣在这里才明白了自己的志向所在,并不是治理天下。”卢承祖脸上脸上露出一丝光辉来,说道:“每次儿臣教导那些孩童们,听着他们喊着儿臣为先生,儿臣心中就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不是儿臣在东宫时期,那么多大臣跪在儿臣面,山呼千岁可以比拟的。”

“统治天下,教书育人,其实都是一样。”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你有如此心思,朕很高兴。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能活的自在,高兴。”

“父皇能来此,可是江南平定了?”卢承祖小心翼翼的问道。

“哪里有那么简单。”卢照辞苦笑道:“江南虽然即将平定,但是战后的问题才是一个大问题。江南之所以叛乱,与江南的这些世家大有关系,若是没有他们支持,那个所谓的杨天子岂会有如此大的声势,岂能攻克州府,骚乱江南。你母后这次为了到这里来看你,在长江之上,就被拦截,若非果断进去芜湖,恐怕早就出了问题了,后来殷不破和程铁牛二人护卫,被围困在金陵城,金陵城内的士绅明知道你母后的身份,不但不予以支援,派出家丁帮助守城,反而准备着献城若非三位将军防御得力,恐怕也支撑不到朕领军前来了。”

“这些人都该杀。该诛九族。”卢承祖皱着眉头,满面杀机,冷哼哼的说道。此刻的卢承祖倒是有几分太子的威严来,让卢照辞看的直摇头,直叹息。若是当年他也是有如此风范,自己岂会将他废掉。不过一啄一饮,自有天意。若非如此,他此刻如何活的如此开心呢。

“武夷山好,明日就陪我爬山吧!”卢照辞将这些念头驱逐出脑海,笑呵呵的说道:“这次你母后是打着游山玩水的旗号来,朕也可以忙里偷闲,也来玩耍一番。你就陪着朕吧至于迎亲的事情,让秦九道去办就是了。”

“父皇既然有命,儿臣就遵旨就是了,只是儿臣还要去通知那些孩子们,别让那些孩子们明日在学堂内等着儿臣。”卢承祖想了想说道。

“行,你去通知吧!”卢照辞笑呵呵挥了挥手,说道:“让秦九道带几个人和你一起,以后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他吧迟早也要让他熟悉一阵。”卢承祖闻言心中一动,脚步动了动,但还是朝卢照辞拜了一拜,这才退了出去。

“《陶渊明集》?”卢照辞将手中的一本书丢在一边,轻轻的叹息道:“看来你是真的想留在这里了。这样也好。”

“秦公公,父皇和母后这些年在宫中还好吗?”村中的小路上,卢承祖的问着身边的秦九道说道。

“好是好,就是有些想念太子殿下。”秦九道迟疑了片刻,说道:“太子殿下,其实陛下还最喜欢你的。仆臣经常看到陛下去御花园看看那荡秋千。”卢承祖面色一愣,双目微红,他当然记得那个秋千,自己小时候经常在那上面玩耍。

“走吧!”卢承祖感觉自己的心被堵了一样,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

第五百二十五章 武夷书院

十天里,卢照辞倒是抛开了国事,在卢承祖的陪同下,逛遍了武夷山的大大小小的角落,就是崔莹莹也经常一起前往,一家三口难得的有此清闲的时间,那卢承祖脸上也堆满着笑容,曲意奉承,而卢照辞和崔莹莹也感觉对这个儿子亏欠过多,在一起的时间,也抛开其他的事情,尽心的陪同卢承祖,这倒是难得的时光。至于卢承祖的成亲之事,自有秦九道和那些乡亲乡里的在那里帮衬。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今日就等到卢承祖成亲的大日子,整个山村都喜气洋洋,一方面山村之中好久都没有如此高兴过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卢承祖在这里的名声问题。卢善人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