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

“不错,怀英说的不错。哎若是老臣没有猜错的话,这个道士大概就是当年的李淳风了。”岑文本点了点头道:“只是不知道为何李淳风居然变成这幅模样,看他的年龄与陛下倒是差不了多少,并不会老到哪里去,怎么会变成了老和尚。”

“呵呵,首辅大人,当年陛下为了追寻此人,曾经洒下了漫天的天罗地网都被他逃脱,由此可见此人的不凡。他变成了一个老和尚,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昔日的李淳风变成了如此模样。也只有他,才能有这个能耐,挑动叛乱,想当年他可是跟随在李渊、李世民、李智云身边的,李氏家族的人脉,李氏家族的力量他都是知晓的,加上他的智谋,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也不是不可以的。”狄仁杰淡淡的解释道。

“可惜,这次又让他逃跑了。”卢承烈摇了摇头说道。

“跑掉了?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岑文本笑呵呵的指着狄仁杰说道:“有怀英在,李淳风想跑恐怕没那么简单。”那卢承烈闻言惊讶的望着狄仁杰,等待着他的回答。

“回殿下的话,那李淳风虽然是逃跑了,但是仍然留下了破绽,只要沿着这条破绽,我们就不难发现李淳风下一步的动静。”狄仁杰满脸的尽是自信之色。

“哦你且说说。”卢照应惊讶的指着狄仁杰说道。就是岑文本也好奇的望着狄仁杰,看看狄仁杰这次又会有什么样的言语。

“李淳风逃走的方向是向南,他们在城外的庄子也是靠近西南方向得,也就是说,李淳风的老巢很有可能在西南方向,若是臣没有猜错的话,此人必定是在汉中。”狄仁杰说道:“汉中自古以来就是道家的兴盛之地,从张道陵等道家祖师开始,到如今的诸门道派,大多其根源都是出自汉中。汉中才是道家的根本,汉中多山,正好适合李淳风在此隐藏。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汉中有许多的信徒,有的甚至连官府的人也都是道家的信徒,如此,李淳风最大可能就是隐藏在汉中一带。”狄仁杰话说到这里,却是不说了,只是望着岑文本一眼。那卢承烈见状,也好奇的望着岑文本,他不明白,为什么说到这里就不说了。

“怀英的意思,你是在怀疑汉中才是叛军的聚集地?”岑文本一下子沉默起来,望着狄仁杰淡淡的说道。

“叛军?汉中。”卢承烈面上露出惊惶之色,望着狄仁杰一眼,最后又落到岑文本身上,说道:“怀英怀疑的是不是左屯卫大将军杨胄?应该不会吧他可是出自弘农杨氏的人。”

“殿下,有的时候世家并不可信。”狄仁杰面容严肃,朝卢承烈说道:“李淳风能在关中立足这么多年,若是在汉中没有一点根基是不可能的,只要有根基,左屯卫立足汉中,岂会不了解其中的事情,臣更担心的是锦衣卫汉中驻点,为什么李淳风在汉中多年,都没有发现呢?要知道陛下对道门的防备更胜于佛门,李淳风之事,锦衣卫居然没有发觉,臣不能不担心这个问题啊!”

“不管怀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派人阻止杨胄率军入关中。”岑文本皱了皱眉头。按照当初作出的决定,将从汉中调遣军队进入关中,以护卫关中安全,填补霸上、蓝田两处大营中兵力不足的情况。一旦真的像狄仁杰所说的那样,杨胄有可能是叛逆中的一员,对方就有可能趁机率领大军进入关中,打的己方一个猝不及防,此人虽然在大唐的名将之中,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能立足汉中,击败汉中匪患,由此可见此人的不同凡响。据说此人用兵相当的狠辣,用兵喜欢用险,对付此人恐怕很是困难。一旦让此人渡过栈道,进入关中,对关中的局势来说,是相当的不利的。一旦让他们进入秦、凤边界更是不利了。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命巴蜀守将立刻出兵梓潼,威胁汉中,一旦发现汉中动乱,就立刻出兵平定汉中叛乱。”卢承烈转眼问道:“首辅大人,巴蜀大营守将是何人?”

“是武学一期学员蒋泽凯。”岑文本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说道:“此人倒是擅长防御,当年陛下平定巴蜀之后,匪患较多,才会调他入巴蜀,就是为防备匪患的。如今已经卓有成效,更为重要的是,他训练了一支惯于在山地作战的军队,约有五千人。有此五千人,足以对阵杨胄。”

“若是如此,就立刻下令,命令杨胄返回汉中驻地,不得擅自调兵。”卢承烈点了点头,道:“汉中若有兵马调动,立刻命蒋泽凯率军剿灭。就算剿灭不了,也要威胁他的后路。让他不敢专心对付关中。再命令梁建方、崔义玄小心提防。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移师秦州和凤州,就地防御杨胄。”

“这倒是一个办法。”岑文本点了点头,道:“殿下可以再调遣西域兵马入关中,虽然时间较长,但是不为一个长久之计,可以在最后起到奇兵的作用。”

“不错。还是首辅大人老谋深算。”卢承烈点了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