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呵呵,没想到在几位将军的背后,还有一位军师,倒是让孤很是惊讶,难道还有有人其智谋远在宣德殿几位重臣之上的?”卢承烈也惊讶的望着面前的几个人,说道:“孤对这个人可很是好奇。”

“这个,这个,其实末将等人也是在酒肆之间听到的。”高偘等人面色微红,说道:“不过末将觉得此人说的极为有道理,推理的十分正确。而且看其打扮,大概是书院中人。周围的士子们对其尊敬有加。所以末将等断定此人说的有道理。如此才会请殿下放心大胆的让末将等人出征,而自己却留守洛阳,坐观天下,若是关中有乱起,可以趁机平之,若是没有乱起,可以指挥我等如何平定江南。”

“此人是何人?”卢承烈惊讶的问道。他没有想到居然还有人如此断定关中必定会发生叛乱,这让他又惊又喜,不由得站起身来问道。

“末将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他是一个年轻的士子,旁边的学子们都称呼他为怀英。”赵孝祖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怀英?”卢承烈惊讶的在口中念了两句。

“你们知道这个人在哪里吗?”卢照应也惊讶的问道。显然他对这个年轻的士子也惊讶非常,居然能在这种情况下断定关中会出现问题,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说出来的,如今整个朝廷的人都在计划着南下江南,剿灭叛逆,他却说最主要的危险是来自关中,这种人不是哗众取宠,就是有真才实学,不过如今看来,恐怕是后者居多。

“不出意外的话,此人应该是在书院中。”卢承烈若有所思的摆了摆手,道:“在出征之前,孤要见见这个人。王叔,不管最后怎么样,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这几位将军都可以用之。为一路行军主管绰绰有余。”

“太子放心就是了,这点王叔知道怎么做。”卢照应闻言点了点头,道:“至于那个叫做怀英的人,我看有点才能,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对我大唐也是忠心耿耿啊,否则的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种事情来,嘿嘿,一旦传扬出去,恐怕那些士子们,尤其是岑文本的那些学生们,就会驳斥此人狂妄了。”

“走,孤现在就去,就去书院看看。”卢承烈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又看了看身上的龙袍,摇了摇头,道:“刘将军,给孤弄一套士子服来,孤这就去书院看看,想必此人有如此能耐,在书院之中绝对不是无名之辈,随便找个人就能询问的到。”

“殿下,现在就去?”刘文辉等人见状,面色变了变,望了望卢照应。

“太子殿下想去就去吧高偘,你们五个人护卫殿下去书院。”卢照应想了想说道:“有你们五个人护卫,在书院中想必也没有什么危险,武学就在附近,何人敢在这里来闹事,孤会让御林军留下百人,在书院之外,若是有事,自会出现在殿下身边。殿下此去布衣,正好也能听的见此人到底是有才之人,还是哗众取宠之人。呵呵,若真是有才之人,真是如他所说的那样,那殿下,这次此人可是立下了大功劳了啊!”

“不错,若真是若如同此人所猜测的那样,此人的才能可做首辅啊!”卢承烈毫不犹豫地将这个称呼放在这个叫做怀英的人身上。那刘文辉等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一丝狂热之色来,这种称呼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这个叫做怀英的人日后必定是虔诚不可限量。宣德殿首辅大臣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殿下,去了才知道啊!”卢照应笑呵呵的说道:“若真是人才,殿下可以将其拉入东宫,为自己的臂膀。”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唐福尔摩斯

“殿下,那个人就是狄怀英。”书院的一颗槐树之下在,只见一个年轻书生正坐在那里看书,神情悠闲。

狄怀英的大名在书院之中果真是有名的很,卢承烈等人刚进书院,稍微派人打听一下,就知道狄怀英的所在。狄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好读书,在书院之中,经常以好推理而著称。经常为那些学子们排忧解难,在书院中人缘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