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页

“哦,哪三处?”卢承烈双眼一亮,站起身来,大声问道。

“杨郎中说可是蓝田行营、霸上行营已经汉中行营的兵马?”岑文本淡淡的问道。

“首辅大人所言甚是。”杨矫赶紧说道:“根据兵部名册以及每三天所发下去的粮草,可以断定,在蓝田行营有兵马三万,霸上行营兵马四万,汉中行营有兵马四万之众,合起来,就有兵马十一万人。”

“十一万人马?足够了,足够了。”卢承烈大喜,没想到关中加汉中居然还有十一万人马,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啊。

“另外蜀中行营也还有两万大军。”杨矫又说道。

“如此一来,孤能调动的兵马就有十三万人。”卢承烈点了点头道。

“殿下,不要忘记了,陛下之所以没有调动这十三万人,就是为了确保关中和京师安全的。”长孙无忌闻言赶紧说道:“关中乃是帝国的核心,不能有失,所以陛下才会留下十几万人马来驻守关中。殿下,这些兵马一旦去了江南,关中若是有战乱起,那该如何是好?臣的意思,还是认真考虑一下才好。江南行营虽然兵马较少,也不是没有可战之兵,虽然没有领军大将,但是还有许多行军总管存在,这些领军之人大多是从武学中毕业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坐镇江南,虽然不能击败叛军,可是短时间内,保证手中的兵力不损还是可以的,殿下,臣以为只要派少量的军队前往就是行了,关中不能有失。”

“殿下,臣也以为如此。”王珪也出言说道:“只要关中在,那就是大唐在,只要关中在,就算江南被人划江而治,尽数被人家攻占了,只要陛下班师还朝,照样能收复江南。可是关中若是失去了,那大唐就危险了。臣以为关中之兵不能动。”

“这?”卢承烈脸上顿时露出为难之色。他明白这些人的意思。在大唐甚至在前隋时期,都有一个特殊的情节,那就是关中情节。只要守住了关中,一切都可以从来,但是若是失去了关中,天下就要灭亡。当年杨广想离开关中的时候,就被那些忠臣们反对过。在长孙无忌等人看来,只要关中太平,天下就算乱成了一窝粥,也没有关系,迟早都是能平定的。关中才是关中世家的根本,才是帝国的根本。

“长孙大人,不要忘记了,皇后娘娘还在江南呢?”杨矫忽然抬起头来,大声说道:“难道我们就不顾及皇后娘娘了吗?要知道皇后娘娘乃是陛下之妻,国之母,一旦皇后娘娘出了什么事情,你让大唐的颜面何在,你让太子殿下如何自处?”众人面色一变,卢承烈脸上更是露出一丝不安之色。

皇后乃是国之母,是一个帝国的颜面,一旦有了损失,就算此事与卢承烈没有半点关系,可是卢承烈照耀逃不了惩罚的,天子或者朝廷都是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的,卢承烈这个太子之位恐怕是保不住了。这点是任何人不能阻止的,就是长孙无忌也没有办法。一时间,脸上都露出一丝不安之色来。

“皇后娘娘有精兵保护,殷不破、程千里、王笑等人要不是军中名将之后,要么就是武学中优秀学子,领军才能都是可圈可点的,手下的士兵也是出自御林军的精锐人马,有他们护卫,想必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吧!”长孙无忌扫了扫周围,眼转转动,神情之间也露出一丝不确信来。

“殿下,您能确定吗?”杨矫并没有望向卢承烈,而是望着卢承烈说道。

“这个?”卢承烈双目躲闪,朝众人望去,又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其实,江南的那些叛匪也不过是一些土鸡瓦狗而已,凉王叔领军前往江南,想来平定江南也不过是覆手之间,来回之间,想必班师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再说,这个关中,关中现在太平的很,父皇治理关中,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拥护,何时诸位看见有叛逆来到关中的,关中留下十几万大军,是不是太过浪费了。让凉王领上数万大军出征江南,孤看也不是不可以的。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卢承烈显然是被杨矫说动了。毕竟若是皇后娘娘有任何意外,卢承烈他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不知道殿下准备出兵多少?”岑文本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江南行营有兵三万,尽是精锐之士,若是在关中行营出兵五万,就有八万之众,足够凉王叔平定江南了。”卢承烈点了点说道:“至于关中,孤认为不如再调汉中行营精兵两万进入关中,护卫京师,使的关中稳若泰山,诸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