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左路军行军大总管管骠骑大将军徐世绩,领胡国公程咬金、祖明、苏定方等十二人为偏将,领军十五万,出契丹,至辽东城下,右路军行军总管为冠军侯秦勇,鄂国公尉迟敬德、常何、薛仁贵等偏将十二名,以薛仁贵为先锋,领军十五万,出北平郡,直至辽东城下,中路军以大将军为元帅,郎将刘波为先锋,其余的人都跟着大将军吧宣德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宣德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房玄龄,宣德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韦挺,跟随朕出征,参赞军机。凉王坐镇长安,太子殿下监国,宣德殿首辅大臣岑文本,宣德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杜如晦,宣德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珪辅佐太子监国。”卢照辞又扫了众人一眼,最后说道:“蜀王卢恪再三请求朕,想去辽东,朕也答应他了,就留在冠军侯身边吧让他领军一千,做个校尉吧!”

“啊是,末将遵旨。”秦勇面色一变,嘴角露出一丝苦涩来。蜀王殿下虽然不是太子,可是到底是天家之子,皇室血脉,这样的人物留在自己的军中,可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蜀王出了事情,那自己这个冠军侯也就是当到头了。

“不必担心,凡是朕的子孙,若是想得到王位,就要在沙场上走上一遭,今日是蜀王,日后就是其他王爷,日后的太子也会如此。不经过沙场的洗礼,如何能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卢照辞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就算蜀王战死在疆场之上,也是自己本领不行,死了朕也不会怪你的。呵呵,想想朕的儿子,也不至于那么差的,他可是跟随骠骑大将军学过几天武艺的,哼哼,冠军侯,蜀王去了你军中,他就不是蜀王了,你要记住了。”

“臣明白,只是不知道蜀王殿下何时去军中,末将好做安排。”秦勇不敢不答应,赶紧问道。

“蜀王殿下已经到军中了,你也不必寻找,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陛下之所以嘱咐将军,就是说万一有一天,你在军中碰到了蜀王殿下,不能伸张。”一边的李靖笑呵呵的解释道。其实,李靖此举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校尉虽然能领军一千,在王子之中,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在军中可就不一样了,十五万大军,一个领军一千的校尉根本不算什么,秦勇下面还有偏将、中郎将、郎将、将军等等好几个等级,哪里还有什么校尉的,平常的校尉连中郎将都很难看的到,更何况他这个行军总管的,若非卢照辞今日提起来,恐怕秦勇根本就不知道,在自己的大军之中,居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人物。

“好了,诸位将军,都散去了,三天后,朱雀门下集中,准备出征高句丽了。”卢照辞站起身来,挥了挥手说道。

“末将等告退。”众将见状,纷纷站起身来,具体的战略部署不可能在这里说的,既然设立了行军大总管,具体的战略也是为三路军的行军大总管自己决定,卢照辞乃是天子,御驾亲征,所要知道的也只是最后的结果而已。他这个皇帝,也仅仅是起了一个象征的作用,用来激励将士们的士气所用的,根本就不会像杨广那样,胡乱的指挥大军,卢照辞深深的知道自己的作用,就算他有勇武盖世,就算他有非凡的眼光,可是若是论指挥一场战争,他还是没有李靖这样的军神牛叉。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放权,任由李靖发挥。

“陛下,其实辅机之言也不是不能考虑。”待众人走了之后,岑文本和李靖却留了下来,李靖沉默了半响,方说道:“我朝士兵若是杀戮过甚,最后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高句丽的那些百姓却是对我朝憎恨非常,不利于我军在新罗三国的统治,最后只会便宜了新罗女王,臣以为,对高句丽上下要区别对待,真心臣服我大唐的,可以授予一官半职,帮助我大唐稳定新罗三国的局势,只要我朝军队在新罗三国中扎稳了脚跟,难道还怕新罗女王不成?”

“陛下,臣以为大将军所言甚是,还是网开一面的好。”岑文本也点了点头,道:“若是可以的话,臣以为陛下可以带皇妃出行。”岑文本口中所说的皇妃乃是新罗公主。

卢照辞点了点头,让新罗公主随军而行,在关键时候,让其出面安定局势,也不是不可以,大唐军队很是厉害,这点是不容否认的事情,卢照辞有信心可以度过辽河,攻占辽东城,可是一旦进入辽东城之后呢?漫长的补给线,有可能成为当地敌对分子的袭扰,损失也是很大的,弄不好会影响大军的进攻方略,要知道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可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啊恐怕会有很多的粮车每日都会行走在前往辽东的官道之上。对于粮道的保护也是一个大问题,在大唐境内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进入高句丽境内,卢照辞一想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

第四百二十一章 渊盖苏文

平壤城内,高句丽王宫之中,荣留王坐在皇位上小心翼翼的望着底下群臣中的一个中年将领,这位将领生的英俊潇洒,双目开合之间,隐隐有金光闪烁其中,他就是高句丽权臣莫离支盖苏文,全名被称为渊盖苏文,不过在大唐李渊当政的时候,又改为泉盖苏文,李渊死后,如今的大唐王朝由卢照辞继承皇位,这位泉盖苏文再次将名字改为渊盖苏文,并且又将原来的国教从道教改为佛教。

在高句丽国,渊盖苏文乃是一人是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实际上,高句丽的国政都是掌握在渊盖苏文手中。渊盖苏文的父亲渊太祚的长子。渊太祚先后是高句丽平原王和婴阳王的莫离支。渊太祚的父亲渊子游也是高句丽的莫离支。如今到了渊盖苏文的时候,他又成了高句丽国王荣留王的莫离支。这个莫离支的位置好像专门为渊氏所继承的一样,就想高句丽王位一般也成了继承制的了。与渊太祚不同的是,这位渊盖苏文年轻力壮,对权力的渴望远在他的祖父、父亲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他手上握有精兵。诸如高句丽名将安市城城主杨万春等人,都是他的心腹手下。若非荣留王尚有宗室大将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和他们手中拥有的十五万大军,恐怕这位渊盖苏文恐怕早就进位为大莫离支了,成为高句丽的最高执政,与实际上的高句丽国王没有任何区别了。只是现在的渊盖苏文虽然不是大莫离支,可是荣留王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看看那荣留王双目中的憎恨和恐惧之色就知道,若是中原人前来,不由的不让人想起当年中原三国时期的汉献帝来。他面对董卓、曹操不也是如此的吗?

“大家说说,大唐兴兵五十万前来,哼哼,大唐天子,一个杀父篡位之人,被就是卑鄙无耻,居然以一个宗主国的身份来欺凌我们这些属国,简直是可恶至极。哼哼,说什么在辽河之畔,召开三国会议,以调停新罗三国的局势,实际上他还不是为了我新罗三国的领土而来的吗?我可是听说过了,那大唐皇帝早不起兵,晚不起兵,偏偏这个时候起兵,恐怕是早有预谋的,看看,如今我们和百济国联手进攻新罗,新罗虽然很厉害,可是到底不是两国的对手,一直被我们打到金城城下,眼看着就能活捉新罗女王了,这个时候大唐跑过来调停,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想我们三国经过一年的战斗,早就筋疲力尽了,三国的实力都衰弱了不少,他就是选择这个机会前来进攻,恐怕也是早就算计好了的事情。诸位,我高句丽经过历代先王的艰苦奋战,才有了今日,如此大好河山岂能落入卢照辞之手,本官以为,当奋起先王余烈,就像击败当年前隋那样击败大唐,让我们的士兵在辽河边上,再建上几十座京观来。”渊盖苏文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他的声音很洪亮,加上英俊的外表,说起话来,别有一般魅力,到底是久居上位者,其气度非凡,让人不得不称赞一番,就是坐在王座上的荣留王也比之不上。

“莫离支此话恐怕有些不当吧!”荣留王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愤怒之色来,冷哼道:“大唐乃是上国,上国皇帝不忍新罗三国生灵涂炭,所以才会让三国共至辽河之畔,商议和谈之事,并非是为了我新罗三国国土而来的,莫离支是不是太过小心了。”

“哼大王。中原王朝素来就是自高自大,以为太阳照耀之处,都应该是他的国土,前朝的杨广也是如此,自己拥有广阔而富饶的中原不算,还想我们高句丽也成为大隋的一部分。眼前的卢照辞也是这样。若是他真有那个好心,能把为什么率领五十万大军前来,听说,大军绵延百里之长,一天的时间都数不到头,听说连朝中的大将都随之而行,仅仅只是留太子监国,凉王坐镇关中,其余的大将都在军中,如此大规模的行军难道就是来劝架的吗?”渊盖苏文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之色来,冷哼道:“当年先王在位的时候,杨广前来相犯,试问先王是犯了什么错误,惹的宗主国皇帝御驾亲征呢?哼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中原皇帝多是奸诈小人,开疆扩土是他们的本职,为了自己的帝国,岂会在乎其他的。大王,臣以为这个时候,应该召集全国兵马,与大唐决一死战,臣虽然不才,愿意统帅全军与卢照辞决一死战,必定能击退卢照辞,护我高句丽江山。”渊盖苏文大声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