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崔浩然。”卢照辞又在人群之中搜索了一番,最后落在崔浩然身上。

“臣在。”崔浩然神情一愣,赶紧出列。

“英烈祠之事,你要在唐风上刊载,然后运用驿站,广发天下,朕要大江南北,在十天之内,都必须有这样的消息传开。”卢照辞咬牙切齿地说道。大唐疆域何其广大,十天之内达到,恐怕也是动用帝国速度最高的驿站,那就是八百里加急了,非有重大急事,不得动用的,非又帝王圣旨不得动用的,由此可见卢照辞对此事的重视。那岑文本闻言,轻轻的叹了口气,他终于断定卢照辞这个时候准备做什么事情了。只是,若是如此,就能将掩盖在大唐百姓头顶上的恐惧消除,是不是太简单了。但是岑文本没有说出来,因为卢照辞并没有说明,他的这套组合拳到底是要做什么,作为臣子的可以猜测帝王的心思,然后做出相应的对策,用来迎合帝王的心思,或者就是规避风险,但是若是在帝王发现臣子在猜测自己心思的时候,也许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是在心中也是相当忌惮的。作为臣子,以后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岑文本是何须人也,他岂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只能坐在那里不再说话。

“大将军来了吗?”卢照辞扫了人群中一眼,最后皱了皱眉头,说道:“秦九道,带上朕的车子,去大将军接大将军去御花园,朕要请大将军。让苏定方也过来。”

“奴婢遵旨。”秦九道神情一动,赶紧说道。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你们都退下吧崔浩然崔卿,你也留下。”卢照辞站起身来,挥了挥手说道。

“臣遵旨!”崔浩然面色一变,禁不住脸上露出一丝冷汗来。这个时候被贞观天子喊了过去,可不见得是好事情啊,但是既然是贞观天子相召,他也不得不去,赶紧应了圣旨。

“臣等告退。”岑文本等人见状,赶紧拜了下来。早朝之中,或是为一个仪式,或是有大事发生,或者就是卢照辞有圣旨要颁布,因为一些小事都是由宣德殿的几位大学士和佐官们处理,卢照辞要处理的事情并不多。

“哎!”岑文本望着从后殿消失的卢照辞身影,深深的叹了口气。邀请大将军前来,不是谈论出兵征讨高句丽又是为了何事,想徐世绩和薛仁贵、秦勇等人在草原上厮杀了近一年之久,草原上每天都是血流成河,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死在唐军手中,颉利可汗听说也都被围困起来,随时都能被击杀。这股虎狼之师在草原上可是杀的起劲了,趁着这个机会,横扫高句丽,以报当年死在辽河两岸的中原士兵的仇恨,也是顺势而为。

“首辅大人,陛下召见大将军倒还可以理解,可是召见大将军的同时,却召见崔浩然。难道召见大将军还需要一个小小的侍郎大人陪伴的吗?”长孙无忌在身边淡淡的说道。他是极度不满此事。若是要陪同大将军,也是应该自己前往的,或者宣德殿的几位大学士都是可以的,什么时候轮到崔浩然这个小人物了。只见他得脸上露出一丝不满之色来。

“陛下自然陛下的打算,非我等能议论的。”岑文本正在为卢照辞要征讨高句丽之事而烦恼的,岂会与长孙无忌纠缠,不由的冷哼道。

“你,岑大人,岑兄,且等。”长孙无忌双眼一动,原本脸上的一丝恼怒忽然消失的不见踪迹,身体不由的上前走了几步,与岑文本并列而行,脸上更是露出一丝笑容来,说道:“岑兄聪慧,是不是看出点什么来了?”长孙无忌也确实聪慧,岑文本原本就是一个谦和之人,对名利之事也不怎么重视,尤其是位列首辅多年,更是如此,既然如此,那就是其他的事情,那又是何事呢?长孙无忌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好奇来。

“辅机难道真的没有猜出来吗?”一边的杜如晦忽然插过话来,深深的叹了口气,道:“陛下修复驰道是为了运兵之用,而粮草集中在洛阳,也是为了方便粮草转运所用。难道大人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吗?哎!”

“陛下演军,就是耀武扬威,使前来观看的大唐官员、百姓对大唐军队产生必胜的信念,消除当年前隋杨广征讨辽东带来的恶果,而设英烈祠,皇家祭祀,就是为了提高军人士兵的地位。以为以后征讨高句丽而准备。”杜如晦也出言说道:“若是没有猜错的话,陛下还有后手,征讨高句丽已经是必然之事了。”

长孙无忌闻言默不作声,一开始,他被岑文本点醒的时候,就有点怀疑了,此刻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说的如此清楚,他岂会不明白。当下吓的面色苍白,忍不住说道:“那崔浩然,哎恐怕陛下征讨辽东之事在半年前就已经有这个打算了。那个唐风报纸就是为了此事而创办的。有唐风作为耳目,恐怕全国不久之后,就会掀起报仇的口号,要知道,当年可是在辽河旁边死伤了不少人,家家丧夫,家家丧父。这可是一捆干柴啊只要有把烈火,足够燃起熊熊大火啊可以将大唐百信心中的畏惧转变成仇恨,以发挥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淹没所有的反对力量。征讨辽东,如今就差这团烈火了。”

“烈火马上就要来了。”岑文本摇了摇头,指着背后的宫殿,御花园也是在那个方向,显然岑文本说的就是崔浩然前往御花园的事情。